台大校務會議通過免洗筷限用政策,校內餐廳的免洗餐具都需要購買,若免洗餐具使用量仍未減少,將提高售價以價制量。
校內餐廳不提供免洗餐具,看來是符合環保,但只有單純的以價制量,沒有「自行攜帶環保餐具可打折」的誘因配套,成效會有多大?
從經濟學的學理來看,提高價格可以「抑制消費」,不過,多高的價格才是消費者的「痛點」,因而減少消費,恐怕沒有標準答案,因此,必須有其他的誘因,才能提高配合意願。而且,商家提供免費的免洗餐具,成本包含在商品售價中,若消費者自行攜帶環保餐具,商家也可降低成本,若能把省下來的成本,降低商品售價,作為誘因,相信要比以價制量有效。
任右(高雄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