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視障首位登上珠峰 張洪克服命運考驗 曾博群 |2024.01.20 語音朗讀 49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兩岸真善美新聞研習營台灣學生與張洪合影留念。圖/星雲文化教育基金會提供 【特派記者曾博群北京報導】星連心.兩岸真善美新聞研習營19日前往北京市規畫館聆聽亞洲視障登頂珠峰第一人張洪講座,現場播放紀錄電影《看不見的頂峰》,登山家張洪在嚮導的幫助下成功登頂珠峰的真實經歷。2021年5月24日,張洪成為亞洲第一位、世界第三位登上珠峰的視障登山家,但此前他的人生經歷可說是命運帶來的考驗,他自述不願意向命運低頭,在偶然的機會下開啟了以視障登山家挑戰珠峰的想法。張洪的父親跟叔叔都屬於視障人士,21歲時沒有任何徵兆失明後,張洪在遭遇巨大的人生轉變後帶給他的,是自我封閉,以及急躁的情緒,唯一讓他慶幸的是,失明前的一兩個月,我認識了現在的妻子,一路陪伴支撐他至今。大陸視障登山家張洪。圖/星雲文化教育基金會提供後來為了生活和生存,失去視力的張洪和妻子輾轉於成都、上海等地,「從21歲失明,跌入低谷好多年,僅存的積蓄也都沒了,曾經有過連買菜的錢都沒有,妻子要去菜市場撿別人丟下的剩菜來維持生活。」張洪靠推拿技術在西藏大學附屬阜康醫院安定了下來,隨後妻子和兒子也跟了過來,拉薩因此成為張洪人生的另一個轉折點。因為正是在這裏,他認識了西藏登山隊的洛則,成為他征服珠峰的起點。張洪毫無運動的經歷和基因,為了完成崇高的挑戰目標,張洪基本每天都要負重爬樓,為了平衡本職工作和鍛鍊,通常情況下早上四點多鐘就爬起來,負重35公斤,爬120層樓,每次五個小時到八個小時。在登頂珠峰前,張洪陸續攀登了數座海拔6000米以上的雪山。張洪老師回贈台灣學生個人自傳。圖/星雲文化教育基金會提供也必須克服其往珠峰的挑戰過程,比一般人還要花上數倍的裝備費用,張洪還特別提到有4位台灣的企業家先後對他伸出援手,紀錄片中最令人動容的是,前往珠峰前與妻子道別,對話雖三言兩語,但充滿張妻對先生追求目標的支持,以及作為另一半的擔憂。張洪也坦言,自己決定攀登珠峰最初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想走出自我封閉的狀態,尤其是結婚生子後,很想給孩子更多的啟發和正能量,給他樹立一個父親的榜樣,讓他知道視障同樣可以做成一些別人認為不太可能的事情。「我看不見世界,但要讓世界看見我。」張洪讓自己的故事不僅可以給家人帶來撫慰,還可以給身邊的人、給社會帶來一些推動和改變。台灣學生代表致贈花束,感謝張洪老師分享寶貴經驗。圖/星雲文化教育基金會提供 前一篇文章 學測首日考數A和自然 使用保暖物須配合檢查 下一篇文章 113學測/數A試題敘述冗長 解題時間恐被壓縮 熱門新聞 01佛光山印尼佛教學院 學佛交流會深度對話2025.08.0502佛光山尔有寺獲贈 兩岸藝術家阿彌陀佛書法2025.08.0403新北.三芝 田野祕境水中央 雲影天光映稻香2025.08.0404馳援旗山土石流撤離居民 佛光人送暖2025.08.0605社論--慎防公共政策私盲化2025.08.0406新加坡佛光山 祝福彌陀學校考生金榜題名2025.08.0707人間音緣 多倫多佛光山音樂會 2025.08.0508大馬雙語禪修營 啟發修道省思2025.08.0709【思鄉的父親】年夜飯的規定 2025.08.0710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13》第十章 指導現代人生活的修行方法2025.08.04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關稅疊加 藍綠首長都憂心我輸美關稅 原稅率疊加20%大台南會展中心 綠色場館持續升級澎安9號警艇 投入海上治安雷虎小組換裝 第6代勇鷹接棒美商無法及時交貨 海鯤艦光電潛望鏡是「借」的 作者其他文章中美角力 8 國學者共商競合出路星雲教育獎 羅麥瑞、黃昆輝獲終生奉獻獎星雲大師AI人間雲 登海峽論壇曬書節穿越書中書 開啟心靈寶藏台大探索學習計畫 不用休學也能追夢台師大發現新物種 命名呂賴氏蜓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