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後養生】中醫外治助抗癌 同時兼顧身心靈

文/吳孟瑤  |2024.01.20
652觀看次
字級
建議癌友三餐定時定量,選擇當令新鮮食材及均衡飲食,便是最好的補品。(示意圖)圖/Pexels
中醫的養生之道,從調整呼吸安定自律神經、沉澱思緒放下罣礙,到釋放所有不愉快的痛苦經驗跟回憶,獲致正面的能量。(示意圖)圖/Pexels

文/吳孟瑤

諮詢專家/黃澤宏(林口長庚紀念醫院中醫部主任暨主治醫師 )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收錄了外治醫案一百七十條,而具傳統特色的「外治法」,也是中醫治癌的方法之一。針對癌症病患,例如化療、標靶治療、放療造成的口腔潰瘍、口乾、皮膚不適,或是鼻咽癌患者放療後的副作用,外用的中草藥膏,或是天然成分的蜂膠等藥膏,都可以適度緩解。

這是中醫非常有智慧的地方,可以根據個別差異,調整不同體質來適應疾病,同時還教癌友養生、調息吐納,透過靜坐、八段錦、太極拳等這些柔和、間接性的有氧運動,來保養身體並維持健康。

中醫的範圍非常廣,例如一年四季、二十四節氣在改變,我們也應該順應大自然的運作,來做身體的調節跟因應之道。

現代醫學追求身心靈的全人照護,意思是不只要身體的健康而已,更要活得有價值、有意義。而中醫的養生之道,從調整呼吸安定自律神經、沉澱思緒放下罣礙,到釋放所有不愉快的痛苦經驗跟回憶,獲致正面的能量。這種身心靈的健康,才是最完整的健康。

最後提醒,良好的作息、飲食習慣與食補同樣重要。《素問‧藏氣法時論》寫道:「毒藥攻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正是闡述利用藥物攻伐邪氣(治病),利用食物調養正氣(康復與養身),進而補精益氣。

建議癌友三餐定時定量,選擇當令新鮮食材及均衡飲食,便是最好的補品。

飲食上,建議以「中性、溫和、好吸收」的食物為主(如胡蘿蔔、山藥、小麥、大豆等),過於溫熱、寒涼的食物都不宜多吃,也該避免生食(如生菜、生魚片等);烹調則以清淡為宜,少油、少鹽、低糖,避免吃加工、油炸、辛辣、醃漬、高糖、高脂肪、高熱量等食品。

「沒有可完全治癒癌症的中藥或草藥!」提醒不要輕信坊間來路不明的中草藥,浪費金錢又傷身,一定要找合格、正規的中西醫專業,並配合定期的追蹤、檢查,才能真正有效降低復發風險,提高癌後生活品質。


--摘自《癌後康復  我要回歸心生活》,博思智庫出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