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心得】熟年兒女的長照課題

文/三日月 |2024.01.17
186觀看次
字級

文/三日月

八月時先生住院逾二周,出院之後小姑才告知當時婆婆也入院了,我一方面對自己未能分擔照顧婆婆有些許愧疚,更多的是對小姑們體諒的感謝。

婆婆車禍後臥病在床,與先生癌症復發時間相近,因此這兩、三年來,我與先生的重心在照顧我們自己這個小家庭,公公婆婆的照顧事宜,幾乎都是與公婆住同一縣市的兩個小姑負責。從車禍後的就醫到出院後找尋適合的外籍看護、日常復健聯繫、就醫轉診等,我與先生都無法參與,因此也知不適宜當指手畫腳的天邊孝子,僅在小姑們針對婆婆最新狀況提出方案後給予支持,不管是金錢上或是精神上的。

八月先生與婆婆都入院,小姑也就沒在當時告知婆婆狀態,直至九月我與先生才知道婆婆發燒感染入院,進了加護病房,出院後又反覆發燒,折騰許久才控制住。也從小姑言語之間感受到他們對醫護並不滿意,懷疑有醫療疏失。

十年前就經歷過自己媽媽反覆住院、病情不穩定煎熬的我,明白照顧長輩就如同遊戲中的破關打怪,得一關一關的走下去,而子女與醫護能夠做的,就是盡自己所能減緩長輩健康走下坡的速度,而不是「起死回生」。長期臥床的長輩,身體機能比健康的長輩更差,病痛常常猝不及防,醫療結果有可能不盡如人意,但這不如意並不能斷言是誰有疏失。

然而我不知要如何傳達自己的體悟,讓小姑放下對婆婆健康狀態大不如前的沮喪,不要把力氣花在檢討醫護過失,但就怕一開口引來誤解,說:「不是你自己的媽媽,你才這樣說。」

我想,長照是一條看不到盡頭的幽暗道路,每一個照顧者都只能持著燭光前行。雖然不少人認為政府的長照政策不完善,但是與近十年前我父母面臨的狀況相較已多了些支持。如果說喘息服務是一根蠟燭、出院銜接是一根蠟燭、居服是一根蠟燭……這一根根蠟燭帶來的光或許微小,卻也讓照顧者不用摸黑前進、讓長照這一條路不那麼難走。

在學習善用政府提供的這一點一點的燭光,拚一個長照路上無憾的同時,熟齡兒女也要面對生死議題,理解我們面對的是疾病、是生命並不永恆,不要因醫療結果不如預期而自責,也不要抱怨誰的燭光舉得不夠高。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