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胃酸逆流 預防食道癌關鍵之一 陳玲芳 |2024.01.16 語音朗讀 28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國內醫師指出,隨著民眾生活飲食習慣的西化,胃食道逆流症狀的患者也相對增加。示意圖/ingimage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 54歲賴先生,長期受到胃酸逆流和胸口灼熱的困擾,由於他的工作繁忙,飲食時間不規律,並經常參與社交應酬,儘管長期服用藥物控制,但效果有限。在與亞東醫院肝膽腸胃科鍾承軒醫師討論後,決定採用經口胃鏡進行電燒灼術,以處理鬆弛的胃賁門黏膜。燒灼後形成潰瘍結疤,使胃賁門緊縮,從而減少胃內物質逆流到食道。手術後,賴先生能夠減少對藥物的依賴,無需每日服藥。鍾承軒說,胃食道逆流症的診斷,主要採用病史詢問搭配胃鏡檢查,以排除任何器質性問題。同時開始應用質子幫浦抑制劑,有效抑制胃酸分泌,並觀察患者臨床症狀,對這些藥物治療的反應。若症狀未有顯著改善,將進一步安排食道酸鹼及蠕動壓力測試,以進行更深入的鑑別診斷。在臨床上,常有患者因依賴藥物而產生副作用,或長期使用後效果逐漸降低的情況。過去,對於持續服藥但症狀未見改善的患者,常以外科胃底摺疊手術重建胃食道交界的障蔽功能。鍾承軒表示,近年來隨著消化道內視鏡技術進步,提供無需開刀的新型治療方式「經口胃鏡微創抗逆流」。鍾承軒醫師表示,胃食道逆流症的診斷,主要採用病史詢問搭配胃鏡檢查,以排除任何器質性問題。圖/亞東醫院提供這種治療方式能有效降低難治性胃食道逆流症患者對藥物的依賴,手術成功機率大於80-90%,且副作用發生率小於10%;其中,甚至有60~70%患者在接受治療後,緩解臨床胃食道逆流症相關症狀,不再需要藥物,提供患者更安全、有效的選擇。近年來,台灣的肥胖問題逐漸嚴重,且隨著民眾生活飲食習慣的西化,胃食道逆流症狀的患者也相對增加。鍾承軒特別提醒,胃食道逆流可能引發食道腺癌及其癌前病變,即食道黏膜特定小腸型上皮化生,稱之為巴瑞特氏食道症。醫師指出,國內肥胖問題逐漸嚴重,定期健康檢查,合理的飲食管理及適度運動,對於預防胃食道逆流及其合併症,非常重要。圖/pexels全球流行病學研究結果更顯示,食道癌在所有惡性腫瘤中的發生率排名第八,死亡率則高居第六,這使得治療胃食道逆流症,成為預防罹患食道腺癌的關鍵步驟之一。鍾承軒強調,定期健康檢查,合理的飲食管理及適度運動,對於預防胃食道逆流及其合併症,非常重要。 前一篇文章 吃起來! 長輩缺維生素D、E及碘致骨鬆肌衰智弱 下一篇文章 活出希望 女大生不畏病魔、化癌為愛 熱門新聞 01【閃文集】 駝峰天使2025.11.0402父親的山水2025.10.3103佛光會送家具至光復 助受災戶重建家園2025.10.3104魏碧糈 用茶講心教品德2025.11.0105印尼佛教大學教職員 佛光山佛學院培訓 2025.10.3106【遇見荷】 呼喚你的名字2025.10.3107【營養專欄】破解糖尿病飲食4大迷思2025.11.0108【墨香流韻】一筆清香 一念無塵 梅適情2025.11.0209梵蒂岡跨宗教對話60周年 教宗喜會中華人間佛教代表2025.10.3110社論--新台幣改版2025.10.3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中藥本草文化節 11月8日故宮南院登場立冬宜養腎固元氣 和緩運動避免熬夜學童當小農 種出玉米窗簾食物燒焦、蔬菜久煮 烹調不當破壞營養素農試所研發 咸豐草茶飲隨手包腸道是人體第二大腦 影響情緒睡眠免疫力 作者其他文章立冬宜養腎固元氣 和緩運動避免熬夜伊甸推頤養食 讓長輩吃得美味握力減弱健康警訊 反映身體功能下降AI判讀、基因、血液檢測 3技術早期揪出失智症防腸病毒、流感 洗手降25%風險三好校園共識營 306校推教育向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