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館佛教植物園區探索11】蓖麻 文/許貞慧 |2024.01.14 語音朗讀 142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蓖麻花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莊溪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莊溪蓖麻花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莊溪蓖麻仔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莊溪蓖麻仔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莊溪蓖麻花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莊溪 文/許貞慧《佛說觀佛三昧海經》中提到,佛陀以栴檀香木和具惡臭的伊蘭木來說明念佛三昧。「伊蘭」喻眾生的三毒、三障無邊重罪,「栴檀」意指眾生念佛之心,提點眾生若能善念不斷,道業可成也。伊蘭木乃世間植物「蓖麻」,是一種大戟科植物,蓖麻屬下的唯一物種,因橢圓形種子上布滿褐色斑紋,形狀似牛身上寄生蟲「牛蜱」,因此被稱為「萆麻」,後來轉變為「蓖麻」,老一輩稱它「大肥仔」。蓖麻的葉子綠中帶紅,掌狀分裂,莖圓形中空;圓錐花序,單性花無花瓣,成總狀花序,橢圓形種子皮硬,有黑、白、棕色斑紋,含有蓖麻鹼等有毒物質。原產地在厄利垂亞、衣索比亞及索馬利亞,佛陀紀念館則種植在佛教植物園玄奘大師區。蓖麻全株都有利用價值,種子可用來榨取蓖麻油,富含三酸甘油酯;莖皮含有麻纖維,是生產繩索、紙張和板材的原料;蓖麻葉可飼養蓖麻蠶,蓖麻蠶絲是優良的輕紡材料;蓖麻油粕經脫毒處理後,是優質的蛋白質飼料,可作肥料及活性炭的生產原料。據悉在日據時代,蓖麻種子榨取的油,日人作為日本航空機的潤滑油,為重要經濟作物。有趣的是,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在《人間佛教論文集·佛教與自然生態》中,舉例「大豆喜與蓖麻為鄰,因蓖麻的氣味能使危害大豆的金龜子望而生畏,避而遠之。」一探植物本有的靈動性,也是啟發自心開悟見性的因緣。 前一篇文章 【愛植栽】萬象更新 仙客來迎福 下一篇文章 【芬芳步履】池邊山芙蓉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視覺DJ】湧泉洗衣池【植感時光】加羅林魚木 文青朝聖 【四季花藝聯想】春之茁發 萬物甦醒的希望【視覺DJ】流蘇與春櫻【自然之書】漂流木的沉思【植感時光】 清香處處 野百合有春天 作者其他文章【佛館佛教植物園區探索18】 椰子【佛館佛教植物園區探索17】 椰棗【佛館佛教植物園區探索16】朱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