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館佛教植物園區探索11】蓖麻 文/許貞慧 |2024.01.14 語音朗讀 157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蓖麻花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莊溪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莊溪蓖麻花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莊溪蓖麻仔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莊溪蓖麻仔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莊溪蓖麻花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莊溪 文/許貞慧《佛說觀佛三昧海經》中提到,佛陀以栴檀香木和具惡臭的伊蘭木來說明念佛三昧。「伊蘭」喻眾生的三毒、三障無邊重罪,「栴檀」意指眾生念佛之心,提點眾生若能善念不斷,道業可成也。伊蘭木乃世間植物「蓖麻」,是一種大戟科植物,蓖麻屬下的唯一物種,因橢圓形種子上布滿褐色斑紋,形狀似牛身上寄生蟲「牛蜱」,因此被稱為「萆麻」,後來轉變為「蓖麻」,老一輩稱它「大肥仔」。蓖麻的葉子綠中帶紅,掌狀分裂,莖圓形中空;圓錐花序,單性花無花瓣,成總狀花序,橢圓形種子皮硬,有黑、白、棕色斑紋,含有蓖麻鹼等有毒物質。原產地在厄利垂亞、衣索比亞及索馬利亞,佛陀紀念館則種植在佛教植物園玄奘大師區。蓖麻全株都有利用價值,種子可用來榨取蓖麻油,富含三酸甘油酯;莖皮含有麻纖維,是生產繩索、紙張和板材的原料;蓖麻葉可飼養蓖麻蠶,蓖麻蠶絲是優良的輕紡材料;蓖麻油粕經脫毒處理後,是優質的蛋白質飼料,可作肥料及活性炭的生產原料。據悉在日據時代,蓖麻種子榨取的油,日人作為日本航空機的潤滑油,為重要經濟作物。有趣的是,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在《人間佛教論文集·佛教與自然生態》中,舉例「大豆喜與蓖麻為鄰,因蓖麻的氣味能使危害大豆的金龜子望而生畏,避而遠之。」一探植物本有的靈動性,也是啟發自心開悟見性的因緣。 前一篇文章 【愛植栽】萬象更新 仙客來迎福 下一篇文章 【芬芳步履】池邊山芙蓉 熱門新聞 01中秋草地音樂會 祈願世界和平2025.10.0702秋節送暖 佛光人進光復祝福2025.10.0903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師與禪詩 6-52025.10.0704拚日能源自給自足 高市力挺核能2025.10.0705三好校園化身賑災物資中心 菲師生協助包裝2025.10.0906西藏珠峰突降暴雪 傳近千人受困2025.10.0707新馬寺佛光普照 大馬民眾慶中秋2025.10.0708曼城佛光山贈圖典 愛丁堡大學典藏2025.10.0709光復鄉重災區4校 今全面復課2025.10.0710川普警告哈瑪斯 堅持掌權將被消滅2025.10.0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視覺DJ】佇立【植感時光】龜紋木棉好吸睛【草木堪為友】翅果鐵刀木 黃色花序像燭台【綠意行腳】湖光山色美濃行【森活日誌】我家的文旦故事【藝象空間】漫‧蔓‧慢 從感官、科技與靜心的當代工藝對話 作者其他文章剖析唯識學 真正的多采多姿在心【佛館佛教植物園區探索18】 椰子【佛館佛教植物園區探索17】 椰棗【佛館佛教植物園區探索16】朱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