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黃朵而
整理/黃朵而
大徹大悟很難,但每天有一點小小的開悟是可能的,每天想通一些小小的道理,一生中,就是不斷用心去開悟。各行各業的人在生命當中,都有所悟,也影響著周圍的人,來聽聽他們如是說……
01
身為歐陸食材的供應商,陳慕珊客戶名單有獲頒米其林指南三星的頤宮、態芮,也幾乎涵蓋所有二星、一星的西餐廳;但除了賣食材,她還是靈感提供者,這些星級主廚們無論是想推新菜色、或開餐廳,都時常找她諮詢意見。陳慕珊說:
「這條路不能走,就走另一條路。只要願意為客戶多想一步、多試,這世上,總會有你能走的路。」
02
退休7年來,廖愛蘭除了在家享受天倫之樂,也常常挑戰超級鐵人、山跑、超馬等,更完成一半的百岳;之所以會愛上運動,是因為34那年,她罹患了癌症,從此改變生活習慣:一星期至少4天練40分鐘核心、只吃原型食物等。如今60歲的廖愛蘭表示:
「年齡不是問題,重點是你的心,想要開始,隨時就能開始。」
03
韓淑華1997年投入自閉症藝術教育,並於2016年創辦多寶藝術學堂,除了教授自閉症患者繪畫,也藉由販售畫作、辦展覽等,讓他們擁有收益;她分享,自閉症患者不會在意構圖、色彩,往往帶給她不同的驚喜,也讓韓淑華體悟到:
「不管是在創作還是生活,如果凡事顧慮太多,抉擇時會畏首畏尾,應該要勇往直前、堅持不懈。」
04
黃子軒以「每一顆水果,都值得被珍惜」為理念,創辦了「果嶼」,他與台灣各地小農合作,把外觀不完美的水果,做成果乾、果醬等產品;此外,他也會拍影片分享農民的故事,希望讓大眾多關注農業、不浪費食物等議題。黃子軒說:
「希望消費者不僅是購買商品,而是能夠真正了解農民背後所付出的過程。」
05
對身心障礙學生而言,學習一項運動並非易事,需要長時間的反覆練習,也考驗教師的專業與耐心;投身適應體育教育的王聖雄創造「環境、道具調整、動作拆解」教學法,讓每名身心障礙學生都能享受運動樂趣,2023年獲頒「SUPER教師獎」肯定。王聖雄表示:
「把不簡單的事情變得簡單,這是我每天的日常。」
06
正修科大每年透過「圓夢社會服務計畫」,讓弱勢學生發揮所長服務社會,去年12月由4名學生訪視獨居老人、行動不便者,他們還利用自身專長,協助精障關懷機構「鳳山心驛所麵包坊」改頭換面,讓原本陰暗的店面,變得明亮、溫暖。正修科大校長龔瑞璋說:
「人生雖沒有平等,但教育讓弱勢者能面對挑戰,成為圓夢巨人。」
07
2020年,舞者蔡宏毅首創的劍舞在YouTube發表,即獲全球上億人次觀看,後來卻因疫情擱置演出計畫;2023年,他終於登上世界舞台,並拿下第18季法國達人秀亞軍。一路走來,蔡宏毅認為,最大困難並非身體的傷痛,而是在台灣新生代表演者,很難取得資源補助,他表示:
「我努力在國際展現,希望改善台灣的表演藝術環境,讓更多孩子有更多的資源,可以在舞台上追夢。」
08
退休醫師林經甫喜歡嘗試新鮮事物,72歲時,他以「時尚老人」為名設立粉絲專頁,也當起YouTuber。2019年,74歲的他獲邀站上紐約時裝周伸展台,成為最高齡的模特兒;沒想到5年後,79歲的他,再次獲邀登上倫敦時裝周。林經甫說:
「人終究一死,這是上帝的事;但是把日子過好、過得精采,這就是自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