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典-華嚴經清唱劇」日前在宜蘭演藝廳舉行別開生面的首演,透過管弦樂與合唱的方式,不只對華嚴經內涵進行現代演繹,現場更好評如潮。圖/謝元富提供
【記者羅智華宜蘭報導】由佛光山佛光大學創意與科技學院攜手佛教學院、人文學院及音樂家跨域合作,攜手完成的「佛典-華嚴經清唱劇」,日前在宜蘭演藝廳舉行別開生面的首演,透過管弦樂與合唱的方式,不只對華嚴經內涵進行現代演繹,現場更好評如潮。
演出由佛光大學創意科技學院長、同時擔任宜蘭愛樂管弦樂團藝術總監的謝元富領導的愛樂管弦樂團、台北十六合唱團、蘭雨合唱團、聲納合唱團與歌唱家黎蓉櫻、詹喆君、林文俊、許德崇共同擔綱演出。演出前並由該劇劇本作者謝大寧進行導聆,介紹此劇創作過程與精神。
謝元富表示,在佛大創辦人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精神感召下,希望能以一種較現代也較多元的方式,來重新詮釋佛教重要經典的意義。在西方走向近代的過程中,西方音樂曾創造一種特殊體裁,也就是「神劇」的音樂形式,來藉此詮釋聖經。因此想到是否也能借用這一想法,以現代管弦樂形式,來演繹佛教經典,助大眾以更親切方式接近經典。
創作團隊在去年先選擇法華經,完成這系列音樂劇的第一部作品「法華經清唱劇」,獲得一致好評。團隊決定再接再厲,以更精進方式,創作華嚴經清唱劇,並邀佛大名譽教授謝大寧,以及享譽海內外的知名作曲家蔡盛通分別擔任劇本創作與作曲。
謝大寧表示,華嚴經是一部思想深刻的大經,要準確表達出這部經典的思想內涵與精神,是巨大挑戰。由於謝大寧研究華嚴經、華嚴宗思想多年,因此他掌握華嚴經主要在表達「佛眼所看到的世界」這個架構,並透過「心佛與眾生,是三無差別」的精神,嘗試從以菩薩發菩提心,即能顯示佛眼所見的世界的角度,來創作劇本。
謝元富說,透過佛教、經典、文學、音樂、藝術的結合,不僅為佛教藝術寫歷史,也讓滿場聽眾感受一場多層次的心靈饗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