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趣聞】吹進中國的德律風

文/王文隆 |2024.01.03
231觀看次
字級

文/王文隆

從原始社會開始,人與人之間就有溝通傳話的需求,從早期的口耳相傳、烽煙飛火、飛鴿傳書到遞信往來,都是為了傳遞訊息、溝通意見與表達情感。

而隨著西方工業革命的開展,以及對於電的認識加深,在面談與書信之間多了新的選擇,一八三○年代,電報(telegram)由美國發明家摩斯(Samuel Finley Breese Morse)所創。這種依照規律編排拼組二十六個英文字母的方法,比起書信往來更快速,比起口耳相傳也更靠得住。

不過,拍電報的效率還是不如口說,因此也引起了發明家的興趣,希望創造出「可以說的電報」。而這樣的願望也在一八七○年代實現了,透過美國發明家貝爾(Alexander Graham Bell)的完善,將此機器喚曰telephone,並於一八七六年取得了專利權。

這樣的新技術很快傳遍了全球,光緒四年(一八七八)七月二十二日的《申報》上,有著這麼一則報導:

「試驗傳音。新來中國之傳音機器,西人名曰德律風。五月二十日台灣道親自試驗,先是有某西人自辦得德律風一具,觀察素重格致,准其先在台灣府治至安平試行,此不過相距十餘里,將德律風各一具與電線接連,以口互相傳話,兩處聽之,宛如面談。又令在台郡至打狗舉行,計已相距百里矣,然仍可傳語。惟程途既遠,不如先時之明晰,緣近一帶之聲音有如蠅鳴,兼城內人聲嘈雜,以致聽辨尚欠明爽。然觀察親自查驗,約半時之久,傳遞往來迅速,已深色喜,以為雖未十分明白,究由初創,若再精益求精,當必可觀,於人事大有利便。令德律風主人須再用電線及電線局所屬人員,務臻於美善而後已。二十七日,觀察又移駕往觀,此時由觀察親口傳語至打狗某友人,兩相問答,則果分明可聽也。」

「德律風」為telephone的音譯,指的其實就是電話。「觀察」為道尹的別稱,時任台灣道尹的夏獻綸,大概是除了駐英公使郭嵩燾之外,第一個接觸到電話的國內官僚,對此科技讚歎不已。

這股德律風吹過了台灣,也吹到了全中國最繁華的上海。在華經營電報業務的丹麥大北公司(GN Store Nord A/S),於光緒八年(一八八二)在上海租用電線杆,鋪設電話網絡,設置磁石式人工電話交換所。上海首批十個電話使用者,都是租界銀行、飯店和洋行的洋人,每戶年租費一百五十元。上海的民調竹枝詞也跟上了這潮流,譜上了「不須鯉寄與鴻傳,電線音馳萬里天;兩地語言傳頃刻,勝於羽箭疾離弦」、「兩地情懷一線通,有聲無影妙郵筒;高呼狂笑呈憨態,獨立傾聽德律風」的讚歎。

光緒二十五年(一八九九)十一月十九日,督辦電政大臣盛宣懷向光緒皇帝上奏稱:「創自歐美,於電報為支流……入手而能用,著耳而得聲,坐一室而可對百朋,隔顏色而可親聲……此亙古未有之便益,故創行未三十年遍於各國。其始可達數十里,現已可通數千里。新機既闢,不可禁遏……中國之有德律風也,自英人設於上海租界始,近年各處通商口岸,洋人紛紛謀設……西人眈眈逐逐欲攘我電報之權利而未得……不早補救何從?」乃於一九○四年開辦了大清的第一個電話局,平衡列強在華的線路鋪設。

不光是民間,就連紫禁城都安裝了電話。其中,光緒三十四年(一九○八)八月自頤和園水木自親殿至西苑(中南海)來薰風門東配殿裝設的專線電話,乃專為慈禧太后與光緒皇帝使用的熱線,可說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條皇家御用電話專線。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