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人生四時

星雲大師 |2023.12.26
2163觀看次
字級
季節有春、夏、秋、冬的四時迴圈,人生有生、老、病、死的生死輪回。甚至在人的一生當中,也有「四時」:少年時、青年時、壯年時、老年時。圖╱Pexels

文╱星雲大師

季節有春、夏、秋、冬的四時迴圈,人生有生、老、病、死的生死輪回。甚至在人的一生當中,也有「四時」:少年時、青年時、壯年時、老年時。在這四時裡,我們應該如何安排自己?如何發展自己呢?「人生四時」有四點看法:

第一、少年時要有恢宏氣度:《老子》說:「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少年時期,是人生的開始,培養大志、大量,是走向光明的起步。范仲淹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之懷,陳涉有「棄燕雀之小志,慕鴻鵠以高翔」之志;能效法先賢志士這種恢宏開闊的氣度與眼光,人生必定有不同的境界。

第二、青年時要肯吃苦耐勞:青年的時候,不要只想享受前人給我的恩澤,或是享用父母長輩遺傳給我的遺產。「要怎麼收穫,必先怎麼栽!」未經流過汗水的耕種,收不到豐碩的谷米;沒有付出心血的努力,嘗不出甜美的滋味。所以,每一個人都要把握青年時期,靠自己發憤圖強,吃苦耐勞,求取生存,創造事業。

圖╱Pexels

第三、壯年時要不妄自菲薄:胡適先生曾說:「種種從前,都成今我,莫更思量更莫哀。」有人到了壯年的時期,回首過去,望向未來,有時不免慨歎自己年近百半,一事無成,光陰虛度。其實,壯年正是人生的黃金時期,也是逐漸邁向成熟穩健的時候。如孫中山先生說:「立大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即使我只是計程車司機,我把車子開好,讓每一位乘客歡喜,就是成功的司機;我是蓋房子的建築小工,我把小工做好,讓這棟房屋住起來令人安心,就是成功的工人。即使只是一個清道夫,也都是偉大的,他冒著生命危險,清掃街道,他不嫌骯髒惡臭,搬運垃圾,對世間也都有所貢獻。所以,壯年時期的人,不必妄自菲薄。

第四、老年時要能傳遞經驗:老馬識途,老牛舐犢,一般也有所謂「老人是一寶」。人到老來,體會到人生的意義已不在色身的長久,而是在功德慧命的無限。老年人的生命閱歷豐富,這時要把自己的智慧、經驗傳授出去,所謂「老幹新枝」,才有生命的傳承。所以年老人要給青年人傳承交棒,生命的延續就可綿延不絕。

身體的四大調和,則身心輕安,健康活力;生活依止四正勤,則精進不懈,遠離煩惱;一年四季調和,如《論語》所說:「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左傳》裡的「君子有四時,朝以聽政,晝以訪問,夕以修令,夜以安身。」說明一天之中,也有不同規劃。

圖╱Pexels

人生四時,各有責任、義務,每個階段都值得我們學習,值得我們付出努力的。人生四時有四點:

第一、少年時要有恢宏氣度,
第二、青年時要肯吃苦耐勞,
第三、壯年時要不妄自菲薄,
第四、老年時要能傳遞經驗。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