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凍生命的樂章》佛國淨土 當下即是

◎陳宏 |2008.06.16
826觀看次
字級

韻儀是我往昔的學生,快三十年了,想不到她竟出現在我的病床前,丰采依舊,所不同的是她已經是兩個女兒的媽媽。女兒都大了,在美國知名的大學深造。

她也皈依佛門,投得明師,精研《圓覺經》,對參禪頗有心得。她邀集同參道友定期共修,並照顧愛滋寶寶,充當義工。事親至孝,媽媽過世後,奉養爸爸的責任,也占用了不少時間,對女兒是鼓勵求新知,但不能忘記佛學。她曾帶小女兒來看我,小女兒隨手捧讀《圓覺經》,也可朗誦如流。

她見我臥床多年,缺少活動,乃教我調節呼吸,但我的呼吸靠呼吸器維持,每分鐘多少次,都由機具控制,我只有隨著她的指令,把專注力集中在眉間、鼻尖、丹田,一直到脊椎末端,當然不是一鼓作氣,而是分段練習。韻儀很有耐心,每次都用輕柔的語調數著節拍,多次在全身放鬆之後,我竟然入睡。

韻儀很久沒來了,她病了,病後復出,她就帶引了從美國來的、她的師父宏覺法師,以及仁智法師來關懷我,大駕光降,備感榮寵。透過注音板,我表示:「業障深重」,法師說:「業不要成障」。

所以能形成障礙,就是因為有「妄想」、「執著」。佛法講「二障」,是指「所知障」與「煩惱障」。妄想演變成所知障;執著演變成煩惱障。佛所講的一切方法,就是幫助捨離妄想與煩惱,恢復清淨心。「清淨心」就是「真心」。清淨心起作用,就像鏡子一樣,所以佛經裡比喻為「大圓鏡智」。「圓」是圓滿。這一面鏡子,將虛空法界照得清楚明瞭,無所不知,無所不能。

實在不忍心,再看到由於自己的病倒,卻拖累了如此多的人,也浪費了如此多的資源。豈是一句慚愧感恩的話所可了結,早有不如歸去之想。

遇到高僧明師,順口問了一句傻話:「不知何時才能往生佛國淨土?」所得到的答覆很妙:「當下即是。」換句話說,就是現時現地。短短四個字,使我豁然開朗。

境由心造,心淨即佛土淨,本來就是如此。

日前應讀者問,寫了一篇「止與觀」的短文,文中談到善、惡、無記。也是我當時沒作進一步的申述,見報後,就有位細心的讀者問:「為什麼說不善不惡的『無記』比『惡』更糟?」

菩薩度眾生分三個階段,斷惡修善,破迷開悟,超凡入聖。甚至大家都熟悉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提到善,提到惡,也未提到不善、不惡,所以無記幾乎成了化外之民。為善為惡是一念間事,不善不惡卻在懸置,很容易流於懈怠、放逸狀態,不能不警惕。

因此才說:「心住惡,不對;

心住無記,更不對,甚至比心住惡還糟糕。因心住惡,還可能有生善的機會;心若住無記,既不斷煩惱,又不懺業障,也不修功德,永無生善時,所以最壞。雖然善記善報,惡記惡報,無記、不記善,也不記惡,但那只如以石壓草,埋頭過日,終必墮落。所以我們應該心住於善,廣修功德。」

(劉學慧/整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