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總心臟血管外科團隊執行官蔡宜廷副院長(中)與主刀醫師黃才旺(右1)及郭彥劭(左2),出席記者會。圖/記者陳玲芳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三總今(20)日公布一例換肺過程備極艱辛,同時也是院內首例雙肺移植成功個案。65歲林先生,為30多年老菸槍,罹患慢性肺阻塞COPD多年,肺功能僅剩14%,經換肺後,重獲新生。
三軍總醫院胸腔外科主治醫師郭彥劭表示,COPD在2013年名列國人第七大死因,衛福部2009年統計資料顯示,肺阻塞可造成70歲以下病患,生命年數損失約11年;重症者唯有借助肺臟移植手術,方可有效改善生活品質及功能。
林先生7年前即因常呼吸喘、咳嗽有痰、胸悶、胸痛就醫,檢查後診斷為「慢性阻塞性肺病」併嚴重肺功能不全,症狀嚴重時,需要高濃度氧氣支持;雖使用內科藥物,卻較難控制,反覆氣胸發作,頻繁住院,生活品質不佳。
今年9月,林先生好不容易等到大愛肺臟,經歷10小時器官移植手術後,卻因從未打疫苗,又在免疫力最弱時,感染了新冠病毒,病情惡化成重症,一度裝上葉克膜,歷時兩個半月,最近才好轉、即將出院。
郭彥劭說,今年9月28日傍晚,醫療團隊不少人都買好高鐵車票,準備回家過中秋節。不料接獲通知,亞東醫院有一名39歲男性因為車禍腦死,家屬同意捐出肺臟。移植團隊所有醫師、護理師及麻醉、技術人員等全被緊急召回,要為隔天手術預作準備。
9月29日當天上午,大愛肺臟先在亞東醫院完成分離,後續由三總團隊接力,在三總醫務企劃管理室主任黃才旺與郭彥劭醫師主刀下,進行肺臟移植手術。為減少患者術後疼痛,有別於傳統貝殼式肺臟移植、需要鋸開胸骨,改採「雙側開胸」新術式。
65歲林先生,罹患慢性肺阻塞COPD多年,肺功能僅剩14%,經換肺後,重獲新生。圖/三軍總醫院提供
前後歷時近10小時,團隊在當晚九時五十分完成手術,事後卻發現剛完成捐贈的肺臟,竟逐漸變成「大白肺」,出現「肺浸潤」現象。原來林先生先前已感染新冠病毒,醫師當下除了給予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也緊急安裝葉克膜。
郭彥劭表示,林先生住院期間,也曾出現葉克膜導致的併發症,所幸都能逐一克服難關,移除葉克膜,現已轉到一般病房,可下床走動,即將出院。林先生的兒子,今日特別以錄影方式,代表父親感謝醫療團隊無微不至的照料。
三總副院長蔡宜廷表示,相較於其他醫療體系,院方在肺臟移植手術上起步較慢,此例也是三總讓醫師到美國天普大學取經,返台後完成的首例雙側免開胸肺移植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