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近年能源轉型吹起光電風,台鐵也趕搭屋頂「種電」列車,並可作為挹注虧損的營收來源。台鐵近年已陸續簽約標租19案,在維修機廠、閒置建物屋頂等處建置太陽能面板,種電面積已約27公頃,每年保證營收總計約近2500萬元。明年元旦公司化後,更會擴大將種電視為重要營收來源,未來改建車站的屋頂都要盡可能納入規畫。
台鐵局資產開發中心副總經理劉睿紘指出,台鐵第一案為潮州車輛基地建物屋頂,於2018年12月設置完成,並開始發電,設置面積4.07公頃、容量4MW(百萬瓦)。首案啟用後,2020年起請北中南東四處營業單位展開系統調查,並委託專業單位評估相關處所是否適合建置光電。
劉睿紘說,台鐵目前自行招標設置太陽光電已有19案,設置面積分別在0.098~5公頃不等、設置容量則在0.14~4MW不等,總計設置面積已有27.184公頃、設置容量29.103MW,月保證收入205萬餘元。其中,因維修機廠、倉庫、房舍、車站旁辦公室等屋頂,可設置面積較大,是目前台鐵發展光電的主力。
不過,台鐵雖全台密布車站,但盤點過程發現不少車站老舊,不堪承載建置,或本身就是古蹟級車站,不宜設置等,車站種電反而較少,目前僅台東及斗南車站本體有建置。
台東站是台鐵首例綠電車站,因條件得天獨厚,擁有充足無遮蔭的日照,站區內12棟建物規畫,以及其露天人行道、停車場、計程車排班區,2021年6月落成啟用,也是指標案例,據台鐵局估每年可減少碳排量約82萬餘公斤,相當2座大安森林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