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最新統計,今年第3季全台有線電視訂戶數455.7萬戶,和去年第4季464.8萬戶相比,又少了9萬訂戶,再創2011年統計以來新低。有線電視即使費用再低,內容創作者有產品先去賣串流平台,NCC和系統台還在各自護航推特定頻道,消費者選擇「用錢投票」擁抱串流平台。
頻道業人士指出,台灣有線電視多年來「240俱樂部」固定分潤頻道成員文風不動,新進頻道要不就是授權費被七折八扣,後段頻道甚至上架還要付費,生存不易、遑論產出優質內容。台灣有線電視還能維持400多萬戶,要拜高齡化之賜,許多長輩在家開著電視當「收音機」,有點聲音陪伴就好,成本也不算高。
專家喊解除管制 開放競爭
台灣科技大學資訊工程系主任、NCC前委員鄧惟中說,台灣的有線電視產業生態中,業者為刀殂,消費者「你不走,也沒得選」。曾任消基會副董事長的鄧惟中表示,有線電視產業要有突破,主管機關要拿出力量,整體法規需要解除管制,開放競爭。
學者觀察,在台灣的有線電視市場中,消費者權益永遠被擺在最後,整體市場產值不斷萎縮,頻道及系統業者同處在一艘「沉船」,資源有限能搶多少就搶。鄧惟中認為,在此環境中,消費者很不幸的只有「留」或「走」這兩個選擇。
迪士尼撤台 引發頻位大戰
迪士尼集團11個頻道今年9月起陸續退出台灣有線電視市場,引發「頻位」爭奪戰。頻道業者爭頻位,有線電視系統想省版權費卻不想降收視費,主管機關NCC傳出想乘機護航特定頻道上架。業者、主管機關盤算多,頻位空著、收視費卻不打折,消費者成為這次頻位大戰最大受害者。
據了解,每個月迪士尼每戶收取授權費每月約22元,每年收取版權費約7.4億元。如今5個頻位退出,系統台自動認定省了7.4億元的成本,仍沒打算降低每月收視費。系統台省了版權費、不降收視費、還賺上架費,在頻位大戰中「全方位獲利」。
常拿保護消費者權利和產業平衡發展當理由的NCC,強調要以「equal or better」(同等或更好)的替代方案,扣住系統台的新節目表不放行。但據了解,近期傳出NCC內部會議有委員直接護航特定頻道業者,要求事務官協調系統業者讓特定頻道上架,系統業者「不從」,NCC「不審」頻道表,NCC部分委員揚言不惜再繼續讓系統台「空頻」。
一旦空頻,明年起收視戶付一樣的錢,卻少5個頻道。頻道業、系統台、主管機關各自為了政治或財務利益盤算,有線電視業內人士感嘆,消費者既沒看到內容改善、收視費也沒降,NCC每次高舉的消費者權益又再度淪為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