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陳金鳳
文/陳金鳳
好幾年沒去溪頭了,那天沿著坡邊走,在蜿蜒雜草中我又見到了「熟面孔」,往事立現。
某次在溪頭登步道,中途休息時邊享用零食,吃完手黏黏的,看到一旁雜草上還滯留昨天的雨水,大片葉面積水較多,便伸手在葉子上抓抓洗洗,突然劇烈的螫痛讓我哇哇大叫,大夥兒過來一探,說那是「咬人貓」。就這樣,我的手掌、指頭集「痛、紅、腫、燙、麻」各症狀,到第五天才解除。
咬人貓深淺裂狀的葉緣酷似貓臉,背面布滿螫人的茸毛而得名。野草綠意盎然固然令人舒心,但若「相見不相識」,奉勸各位還是看看就好,不要隨意碰觸,以免惹禍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