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世界】作家閱讀 文學與非文學之間

◎張夢瑞 |2008.06.14
1728觀看次
字級

在現代物質文明與生活快速節奏中,「書本」的競爭對手太多、太強,讓人目不暇給,使每天忙於生計的人,不易安排讀書的時間;不少學生在求學時還不時購買書籍閱讀,一旦進入社會工作,在強大的工作壓力下,也漸漸遠離書本,買書的次數也跟著逐漸減少。但是,對寫作者而言,「讀書」是基於內心的渴求與需要,他們對這個社會、世界、未來充滿了關懷,因此急於翻閱書籍,急於探求不了解的東西,因此,不時要添購新書。

鍾情文學 卻少買文學書

那麼,作家平時都買些什麼書呢?或許你會認為寫小說、散文、詩歌的作家,喜歡看文學方面的書,一定是添購這方面的書籍。其實不然,像羅蘭、馬森、隱地、蔡詩萍、黃碧端等人都表示,他們雖鍾情於文學寫作,但是現階段卻很少買文學書籍,除非有人推薦,否則也很少閱讀。主要的原因是目前坊間出版的文藝書籍,大部分是針對青少年而寫,鮮少能打動他們的心。

小學畢業前即看遍父親所收藏古典小說的羅蘭、長大後卻很少看小說,也不買小說,儘管她寫了不少叫好又叫座的小說。以前羅蘭最喜歡的是各類詩集,現在書架上最多的則是《老子》、《莊子》的各家註釋及老莊的英譯本;而林語堂的著作如:《生活的藝術》、《吾國與吾民》、《京華煙雲》,等也是羅蘭喜愛的讀物,她認為林語堂的文章是真正代表中國人的哲學思想,值得一讀再讀。此外,羅蘭也會選購經濟學、科技方面的書籍。

台灣當代重要劇作、小說、散文、文化評論家馬森,16歲就開始投稿,之後進入保守的師大中文系就讀,接著又到開放的巴黎學習電影。他的一生多采多姿,一如他的寫作充滿多樣性。他以「樂牧」的筆名寫《北京的故事》,以「牧者」的筆名寫《東西看》、另外,他還寫小說,如《夜遊》、《孤絕》,也寫戲劇評論,作品多達40餘種。

馬森說,學生時代他買的書以文學為主,現在則以文學批評、文學理論、戲劇評論為主,小說偶爾為之,主要是寫的好的小說很少,他對大陸小說家王安憶、蘇童、賈平凹有些印象,都是經人推薦才去購買閱讀。

嗜讀成性 買書不限文學

曾以感性之筆寫出《男人三十手記》的資深媒體人蔡詩萍,出版近10本散文,頗受讀者喜愛,但是,你可能不知道,聯合晚報許多社論都是出自他的手筆,另外,蔡詩萍還參加小說研討會、小說評選工作提出研究心得。

蔡詩萍說,文學是他從小到大的興趣,但是,大學及研究所讀的是政治,在這方面下過不少工夫,久而久之,便以政治、經濟、文化的書籍為主要購買方向,特別是一些著名經濟學家出版的書,更是他必買的。至於文學的書,不是不買,而是精挑細選。蔡詩萍透露,他很喜歡研究文學史,因此像大陸出版的《蕭乾全集》、《冰心全集》等,儘管售價昂貴,他也毫不心痛地買下來,「因為這些不是很暢銷的書版的機會相當少,現在不買,以後就沒有機會了。」

爾雅出版社負責人隱地雖然從事出版業,本身還經常逛書店買書,爾雅主要出版文學的書,因此,隱地會參考別家文學書的出版趨勢與特色,當他遇到心動的書時,就會毫不考慮地買下來。但是這位出版過《隱地看小說》、《快樂的讀書人》、《盪著鞦韆喝咖啡》、《出版心事》、《漲潮日》等不下30本書的作家,卻喜歡購買全套的叢書、叢刊,然後照著編號,井然有序的列在一起。每當他發現少了那一本,一定會把它們補齊。隱地說,只要一看這些書,內心就有一股說不出的喜悅,這個喜愛套書的秘密,很少人知道。隱地也很少向旁人透露。

剛上任不久的文建會主委黃碧端,被公認筆鋒中常帶感情的社會清流,是一位感性與理性兼容的作家。黃碧端的著作不少,包括:《有風初起》、《沒有了英雄》、《記取還是忘卻》、《期待一個城市》、《下一步就是現在》等,單從書名就可到作者的溫柔與風格。

黃碧端喜愛的書相當多,她自稱自己是個「閱讀雜家」,有些書到現在還不斷地看,像《紅樓夢》、《湖濱散記》等,除了經典作品外,黃碧端也看一些閒書,特別是生活方面的,她對食譜書的興趣不小,而且花了一些時間蒐藏,問她是不是愛作菜?「不是,只是喜歡蒐藏,看到這麼多賞心悅目的菜餚,即使不吃,心裡也很高興。」

喜歡買書 卻不一定看完

雖然作家喜歡買書,卻不一定看完。馬森說,這些年來買書對他而言,已經變成一種嗜好,只要上書店,一定不會空手而回,即使這本書一時用不到,但日後一定派的上用場,「先買先安心」是他買書的心得。

蔡詩萍也是如此,每個月他有固定的買書費,不把這筆錢花掉,內心就不安,因此,他的書房堆滿了許多尚未開封的書。蔡詩萍的解釋是,「養兵千日,用於一朝。同樣的,書多只有好處,誰能說有一天它不會被派上用場?」

相形之下,羅蘭買書就很謹慎。羅蘭說,她從不逛書店,那樣太累人,想買什麼書,以前她會去圖書館查一下資料,如今可以透過網路查看,找到中意的再購買,非常方便。

書太多沒有地方放,也是一大問題。隱地贊成「丟書」,他認為,該丟的書是娛樂性、純消遣的,以及你知道永遠不會去讀第二遍的書,還有時效性強,過了這段時間就沒有用途的流行暢銷書。



幾乎所有受訪的作家都承認,雖然他們都是以創作小說、散文或詩起家,但是,一個筆下有情的創作者,心中必然懷抱著關懷社會的情愫,因此,任何一個想成為真正作家的人,必然會對各種事物都有興趣。所以他們會不斷閱讀各種領域的書,以充實自己;而閱讀這些書也反映了他們對這個社會的關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