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18】佛法真義3 佛教常識 108 行腳托鉢

文/星雲大師 |2023.12.10
671觀看次
字級
圖/記者張睿杰

文/星雲大師

《金剛經》開頭提到︰「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鉢,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鉢,洗足已,敷座而坐……」從中而知,佛教僧團的生活是以托鉢為開始。

在中國,比丘又稱乞士,所謂「上乞諸佛之理以養慧命,下乞眾生之食以資色身」;僧,代表福田,要播種才有收成;鉢,代表寶藏,將財物藏於其中,才不為他人所盜。

當初佛陀帶著弟子到處行腳托鉢,弘法度眾,足跡踏遍全印度,佛法也因此能傳播出去。後世佛弟子們也效法佛陀慈悲的精神,到處托鉢弘法,讓佛法普遍於社會人間,使佛弟子獲得正信,社會人間得到光明。因此,行腳托鉢不但繼承了佛教的傳統,還延續了現代傳教的步伐。

圖/unsplash

我在一九八七年,佛光山開山二十周年時,舉辦「台灣南北行腳托鉢」,有一○八位僧眾,以一個月的時間,從台北走到高雄為台灣祈福,並且訂下「走出國家富強的道路、走出人間光明的道路、走出佛教興隆的道路、走出佛子正信的道路」四大宗旨。也就是希望透過行腳托鉢,作為出家眾的修持,同時正心誠意的將佛法的光明遍布城市、鄉間的每個角落。

當時一○八位行腳僧,從北到南縱走十七個縣市,七百多公里,並且舉辦了十七場布教大會。在信徒奔相走告下,許多民眾不約而同在門口擺起香案,以鮮花素果迎接佛陀聖像及行腳僧到來,無形中提升了大眾信仰的層次,從而促進心靈的清淨、善美,也為社會增添了祥和之氣。

而那一次托鉢所得功德款,經向教育部申請通過,隔年正式成立「財團法人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多年來,基金會舉辦了多次學術交流、藝文活動、佛學會考、梵唄音樂會、雲水書車等淨化人心的活動,以此來回饋大眾,造福社會。

其實,托鉢的「托」,不在於錢的多少,而是在於「鉢」本身就是一塊「福田」,不管放多少在裡面,都能以一收百,以千收萬,長成無限的果實。

托鉢又叫化緣,「緣」字很寶貴,一般人不懂真正化緣的意義,化緣不是你跟我要,我給你,而是要化一分善緣、要化一分善心,要感謝出家人「讓我發心,給我布施結緣」,讓我參與佛法的功德,這是很榮幸、很寶貴的。此外,一塊錢、一個合掌、一個微笑、一點心意的布施,都可以為我們培植不可思議的福德因緣。

圖/unsplash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