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18家砂石棧場未納管 循環署輔導業者盡速合法

吳亭頤 |2023.11.28
504觀看次
字級
俊曜公司自行設計機具,營建再利用產品可提供1公分以下混凝土用細粒料。圖/環境部循環署提供

【記者吳亭頤新北報導】據環境部統計,全台灣有72間砂石棧場,有54家納管,負責處理營建廢棄物,包含一般家戶裝潢修繕工程產生之磚塊、混凝塊、廢木材、廢塑膠及金屬等裝修混合物;循環署指出,砂石棧場大多未取得土地利用為非法經營,未來將持續納管,並輔導業者轉型成資源循環處理廠。

台灣早期經營建材買賣的砂石棧場(又稱棧仔場),兼收受一般家戶裝潢修繕工程產生之磚塊、混凝塊、廢木材、廢塑膠及金屬等裝修混合物,但大多不符合廢棄物清除處理設施的土地使用規定,經循環署統計,全台總共有72家,主要分布在雙北、桃園及台南。

環境部循環署今日舉辦「營建資源循環及廢棄物處理」記者會,依據申報資料統計,營建廢棄物2022年申報實際處理與再利用量達263萬噸,72家有54家合法納管;其中新北市俊曜工程有限公司為全台第一家砂石棧場成功轉型資源循環處理廠,還有1家正在試營運,另外5家仍在申請中。

循環署指出,54家砂石棧場未能合法納管原因為尚未土地利用許可,或還在申請程序,而土地許可核發屬於地方權限,所以現在輔導業者盡快取得,或遷移至可合法利用的土地,但各縣市規定不同,目前預估最晚須在2026年取得。

循環署說明,營建廢棄物經處理後80%以上可資源化,透過分選、再製,變為碎石級配料、寶特瓶、鐵金屬及紙類等,而剩餘2成用掩埋或焚化處理,透過資源化的方式也能降低對掩埋場的需求。

循環署舉例,分離出的粗粒料可應用於道路鋪設、工程回填等;而進一度加工粉粹再分類,細粒料可供非結構性混凝土使用;磚石填料利用於海事工程,木屑變為燃料等,取代天然粒料的使用,讓資源重新投入營建工程中使用。

現場業者透露,當初花費逾1億元轉型成處理廠,以人力為主、機台為輔,每個月可處理1萬4400公噸的廢棄物,目前主要接受委託,處理一車廢棄物約5000至1萬元,而分離出的資源回收物會合法轉售;據了解,分選處理人力並不好找。

針對列管的營造業及建築拆除業,循環署指出,今年8月完成修訂前述廢棄物清理計畫書的申報格式,並訂定產出量參考係數指引,要求列管的事業於明年3月起應提報營建剩餘土石方與廢頭分流及其分類內容,以掌握合理的申報種類及數量。

另外,對一般家戶產出裝修廢棄物管理,循環署則已建置「營建及裝修廢棄物流向管理平台」,要求清除業者上網申報產生源及處理地點,稽查人員於攔檢車輛時透過 QRCode 即時掌握產出量及流向,目前已進行試辦及宣導作業,預計明年3月起,全國分階段實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