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博館「林野」特展 從三幅藝術畫作解密台灣淺山 曹麗蕙 |2023.11.27 語音朗讀 60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台博館「林野」特展今(27日)開幕,從三幅藝術畫作解密台灣淺山的繽紛歷史與生態,左起為策展人洪廣冀、陳澄波文化基金會董事長陳立栢、台博館長洪世佑、林務署副署長廖一光、郭雪湖基金會公關張嘉莉、臺大生科院副院長鄭貽生。圖/台博館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台灣博物館即日起於鐵道部園區,推出「林野:力的交界」特展,透過三幅歷史圖像及台灣藝術史上重要畫作〈番社貿易圖〉、〈圓山附近〉、〈滿載而歸〉,解密台灣淺山的繽紛歷史與生態。策展人、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教授洪廣冀表示,隨著國民生態保育意識的提升,政府改給「林野」另一個名稱「里山」,但不論是沿山埔地、林野還是里山,此中間地帶既是墾民與原住民族角力的場域,也是地方社會與國家對抗與協商的所在,因此均為「力的交界」。洪廣冀說,林野是台灣生物多樣性最高的地區之一,人類活動也最多元,歷史上不同統治者試圖管理這片地區,所以展覽以三幅台灣史及藝術史上的代表畫作為引,首先透過19世紀末沈葆楨督繪的風俗圖〈番社貿易圖〉,當中可窺見清代界外沿山埔地內微妙的族群交易互動。台博館「林野」特展,族群交流的邊界展區再現保安臨界碑。圖/台博館提供 到了日本時代,畫家郭雪湖的膠彩畫〈圓山附近〉,穿越至日人建立的近代林野樣貌,可體會其中隱含的寧靜與洶湧、協商與角力;最後經由陳澄波1936年描繪淡水附近景緻的畫作〈滿載而歸〉,提供的獨特視角,可看到進口杉木,堆疊在河岸邊,解讀全球化的力道如何重塑台灣林野,及世界局勢如何影響台灣美麗的淺山。策展團隊進一步說明,相對於歐美環境史的核心概念為「荒野」或「鄉間」,台灣環境史的關鍵詞就應為「林野」,因此這次聚焦於民眾較為親近的淺山地區,展出許多常民在林野中所使用的器物、及博物館的林產物標本,試圖讓觀眾更容易了解發生在林野間的故事,並發展多種展場互動體驗裝置,例如以動畫廣播劇重現1912年林杞埔竹林收歸國有事件的民間視角、可體驗「巡山員出任務」甘苦的打地鼠遊戲、還能扮演清代通事,親身體驗如何協調漢人、原住民公平交易的砝碼天平遊戲等。台博館「林野」特展,以砝碼天平遊戲讓觀眾體驗原住民公平交易歷史。圖/台博館提供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董事長陳立栢、郭雪湖基金會公關張嘉莉今日出席開幕典禮時均表示,展覽從社會史的角度欣賞畫作,讓藝術作品有機會將創作時賦予的社會意涵呈現在大眾面前,感覺十分特別,也期待藉此引發大眾對畫作有更多的討論。台博館「林野」特展,寧靜與洶湧展區呈現竹林事件廣播劇。圖/台博館提供 前一篇文章 防一氧化碳中毒 家裡這東西要注意 下一篇文章 2024台灣國際藝術節 聽桂綸鎂說書 看坂本龍一彈琴 熱門新聞 01【閃文集】 駝峰天使2025.11.0402台中新社花海 重現經典卡通2025.11.0603魏碧糈 用茶講心教品德2025.11.0104【墨香流韻】一筆清香 一念無塵 梅適情2025.11.0205【營養專欄】破解糖尿病飲食4大迷思2025.11.0106【修行在人間】佛心的慈視62025.11.0207【看人間】老人應要活得快樂,而不是活得合理2025.11.0408社論--做自己的數位主人2025.11.0209健保補充保費變革 政院急踩煞車2025.11.0710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禪門的管理法⑤2025.11.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澎湖馬祖包機 空中交通創舉中興新村活化 省主席官邸變身餐廳翡翠水庫支援發電 台電須付補償費林信義:台灣於APEC能見度提升國軍裝備採購 證實5案延宕鄭麗文:讓國民黨羊群變獅群 作者其他文章蔬食人物誌、94素Podcast 精采首發時尚老人捐設備 點亮逆風少年舞台夢台北雙年展 思慕為橋連結世界金漫獎 黃健和獲特別貢獻獎台北藝博會 趙無極、草間彌生作品吸睛國際佛光會 3度獲公益金質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