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輩衰弱了嗎? ICOPE長者功能評估6指標測測看

王淑芬 |2023.11.23
2164觀看次
字級
長輩衰弱了嗎?長者功能評估表可以量測做參考。圖/Unsplash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常常自覺老化、衰弱?國人平均壽命延長多來自於民眾懂得保健及運動,但是仍有不少人因為遺忘或短暫的失能而自我懷疑衰弱了。醫生建議參考ICOPE長者功能評估量表評量,再請醫生協助改善。

「醫師、我近來腳無力、常常差點跌倒、體重突然下降、對很多事情都提不起興趣...」。高雄市立大同醫院家醫科主任戴書郁今(11/23)日指出,門診常見長輩求診說體重下降、擔心自已好像走不穩、站不穩就要跌倒了。

醫生表示,如果家中長輩有上述情境和自我懷疑否定,親人要小心可能是他們衰弱的徵兆,特別是失智、憂鬱和營養不良等。

她指出,「衰弱」不是疾病而是一種狀態,與「老化」有關聯。衰弱代表生理系統累積性的機能退化,也會是長輩老化過程中功能受限及失能的臨床前的階段。衰弱還包含體重減輕、體能活動力降低、功能衰退、行走速度慢及肌握力不佳等。

戴書郁說,長輩或親友可以透過衰弱篩檢評估表及早評估衰弱程度,就能透過醫療保健照護以延緩衰弱或失能的發生;長輩若沒有評量任其惡化,衰弱失能將會帶來更大的風險,恐面臨臥床、死亡等。

她以國民健康署於2019年進行「長者衰弱評估」篩檢,以20萬名逾65歲長者做評量,結果顯示65至74歲長者有8.2%出現衰弱前期,1.3%為衰弱狀態,75至84歲長者有15%出現衰弱前期,3%為衰弱狀態,85歲以上長者有26.9%出現衰弱前期,6.9%為衰弱狀態。

針對長輩的評量資料顯示,85歲以上長者每4人有1人可能衰弱,衰弱狀態的長者多因視力、聽力、肌力、平衡感變差、服用鎮定或多種藥物而增加跌倒機率,也會導致骨折、失能及住院。

戴書郁說,長者在醫療過程中常見的功能衰退有生活自理能力下降、認知狀況不佳等,又因為老化或生病失能導致長輩有無價值感等問題,會導致長輩心情低落、憂鬱或絕望等。醫生鼓勵親友陪伴、包容與關懷,也需要社會的資源及支援,以延緩長輩的失能。

為使人類健康老化,世界衛生組織(WHO)有提供高齡整合照護指南(Integrated Care for Older People Guidelines,ICOPE)、國民健康署也有提供功能評估量表供參考,如有異常,醫生建議尋求專業做進一步評估或做為醫療、關懷挹注的參考。

圖/取自國民健康署


ICOPE評估量表從認知功能、行動功能、營養不良、視力障礙、聽力障礙及憂鬱等6面向做初評,檢視長輩是否衰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