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畫民俗》林家有孫可抓癢

◎劉興欽/圖‧口述 林少雯/記錄整理 |2008.06.12
644觀看次
字級

從前,鄉下地方,尤其是偏遠山區的人家,小孩子上學總是要走上一兩個小時的山路,才能到學校,因此,天還濛濛亮,小朋友就背起書包,帶著飯盒上路,走崎嶇不平的山路上學去。尤其是冬天,昏沉沉的天幕上還滿天星斗,莘莘學子就已經為求學而奔波於路上了。

求學如此艱辛,許多家庭還是不顧一切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讓孩子小學、中學、大學地一路往上念,甚至還賣土地為孩子籌措出國留學的經費。

像劉興欽認識的一位陳姓的鄰居,夫婦一輩子辛勞,賣山賣田,將三個孩子全送出國去喝洋墨水,只剩得老夫老妻兩個獨守家園,勤墾地耕種那僅剩的幾分田地糊口。

孩子如此爭氣,光宗耀祖,村子裡人人羨慕,家家都翹起大拇指稱讚。陳家的孩子,成為每一家的父母在教訓自己小孩時,要孩子學習的榜樣。陳家夫妻臉上有光,連走路都有風。

但是,放洋的孩子,大都一去不回,學成之後繼續留在國外就業,取得外國國籍,在國外生根落戶,偶而才回台灣看望父母,有時忙起來,連老父老母生病了也沒時間回來探病,更甚者連老父老母病重逝世也趕不回來奔喪的,也大有人在。

陳家的鄰居林家,向來貧窮,小孩子也不愛讀書,林家夫妻忙起來時,還常常不准小孩去上學,硬要孩子留下來放牛或到田裡幫忙,尤其是農忙時節,小孩子經常一連幾天都沒到校上課,老師作家庭訪問,也拿家長沒辦法。

林家的放牛郎,小學畢業就沒繼續升學,快快樂樂地成為一位農夫,長大後一肩挑起家業,農閒時到處打零工,貼補家用。後來娶妻生子,媳婦對公婆非常孝順,生的孫子和孫女也活潑可愛,沒事就幫阿公阿嬤捶捶背,抓抓癢,一家和樂融融地生活在一起。

陳家老夫妻,每次經過林家門前,看到林仔坐在竹凳上抽著煙斗,含飴弄孫,心理有說不出的羨慕。但是自己的子孫在遙遠的異國,上次二兒子全家回台灣,老夫老妻高興得整天合不攏嘴,但是兩個孫子卻一句台灣話都聽不懂,只會講那嘰哩咕嚕的外國話,祖孫兩代只好比手畫腳地溝通。

不過陳家二老能見到孫子已經心花怒放,孫子會不會講台灣話他們也不計較了。兒孫們住了一星期,又匆匆走了,誰知道這輩子還能不能見得到他們?

陳家老夫妻手牽著手,不停地回頭望著林仔,心裡想著,當初不應該將小孩全都送出國,至少留一個在身邊,現在也不會這麼寂寞了。

雖然說,人各有命,但是當年被人羨慕的,現在反而羨慕起別人來了,真是風水輪流轉,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啊!

這幅有喜有悲的民俗畫,道盡了天下父母心,劉興欽有感而發寫下了這首打油詩:

陳家孩子多放洋,

林家獨子放牛郎。

陳家孤獨思親人,

林家有孫可抓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