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殺手大腸癌 篩檢有助及早發現治療

 |2023.11.18
413觀看次
字級
大腸癌早期沒有症狀,應定期篩檢。圖/Pexels

【本報台北訊】漫畫家蕭言中今天(18日)因大腸癌逝世。醫師提醒,大腸癌早期沒有症狀,應定期篩檢,尤其發現血便、體重減輕、排便習慣改變等,最好就醫諮詢,早期大腸癌容易治癒,5年存活率逾9成。

漫畫家蕭言中2019年確診大腸癌末期,今天逝世,享年58歲。他以單幅漫畫作品如「童話短路」打響名號,跨足劇場、主持等領域,生前最大夢想是打造漫畫之城。

蕭言中於2020年獲第11屆金漫獎特別貢獻獎。圖文化部提供

大腸癌曾蟬聯10大癌症首位15年,直到今年由肺癌首度躍升第1。台安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糠榮誠接受中央社記者電話訪問表示,大腸癌好發於60到70歲,早期息肉還小沒有症狀,從息肉開始演變成癌症,一般需要5到10年時間。

當息肉發展到有腫瘤、出現症狀時,糠榮誠說明,最常見的表現就是大便習慣改變,例如從每天1次變成一直跑廁所,等到腫瘤愈來愈大則會便秘。

他提醒,如果排便習慣改變,甚至流血,很多人誤以為流血是因為痔瘡,其實大腸癌是糞便帶有血跡,痔瘡是血便分開,兩者不同,另外就是健檢發現莫名其妙體重減輕,尤其男性意外有貧血狀況等,都要儘快就醫檢查。

透過調整飲食習慣、維持健康生活型態,降低罹癌風險。圖╱unsplash

此外,大腸癌會遺傳,當父母或兄弟姊妹有息肉,風險會增加2到4倍,本身有息肉的患者,每2到3年做1次檢查,如果1等親中有人罹患大腸癌,40歲後就要篩檢,有助及早發現治療,早期大腸癌診療5年存活率逾9成。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補助50到74歲民眾,每2年1次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台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台灣大腸直腸醫學會理事邱瀚模表示,大腸癌早期不會有症狀,最重要的不是注意症狀,而是篩檢。

大腸癌是常見癌症,包括資深藝人賀一航、綜藝祖師爺豬哥亮、劇場大師李國修、余天女兒余苑綺、金馬獎動作特技指導朱科豐等,都因不敵大腸癌而辭世。以下為大腸直腸癌的4分期:

●第一期:代表腫瘤侵犯超過黏膜,但還沒有吃穿腸壁。若是此時就診斷出大腸直腸癌,通常手術切除病灶及周邊腸段即可,不一定需要進一步治療。

●第二期:腫瘤會穿過腸壁的肌肉層,但沒有淋巴結轉移也沒有遠處轉移。患者接受手術治療後,通常需要加做化學治療及追加其他療法。

●第三期:指的是不論腫瘤本身是否穿過腸壁,已有周邊淋巴結的轉移。

●第四期代表惡性腫瘤已經轉移到肝臟、肺臟等身體其他器官。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