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署今開會討論次世代基因定序規畫納入健保,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會議僅討論鎖定11種癌別,其餘尚未定案。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健保署今日上午開會討論次世代基因定序規畫納入健保。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今天僅就不同癌別的基因檢測討論,還沒有最後定案,仍待資料補充以及後續充分討論。至於何時可以上路?仍要配合「特管辦法」落日,預計要待明年第二季,才會將次世代基因檢測正式納入健保。
石崇良說,基因檢測NGS的運用分成兩種類別,第一種是基因位點變異與標靶藥物的用藥治療決定有關的;第二種為基因位點變異會對預後有較不好的影響。
今討論拍板健保將會針對與用藥治療相關的次世代基因檢測給付(第一種),其中又可分為細分為三種。第一種是癌症基因位點有其對應的藥物,而且健保有給付;第二種是基因位點變異有藥物、有藥證,但是沒有申請健保給付或是正在申請健保給付;第三種則是目前藥物還在臨床試驗中。
針對三種檢測方式,石崇良說明,第一種有健保給付的藥物會優先納入給付,第二種則規畫在下一次會議討論如何納入,例如採用交集或是連集的方式,第三種則暫不考慮用健保給付,預計會用規畫讓民眾加價自費檢測,也協助建立平台讓民眾找到合適檢測管道。
今日會議針對非小細胞肺癌、三陰性乳癌、卵巢癌、原發性腹膜癌、肝內膽管癌、攝護腺癌、黑色素瘤、腸道間質瘤癌、泌尿道上皮細胞、甲狀腺癌、胰臟癌11種等癌別討論。石崇良表示,由專科醫學會分別就不同癌別的三種基因位點討論關聯性,接下來還要討論適用情形為何、檢測時機為何。
石崇良說,12月下旬將會再次進行會議討論,除了討論「有藥證但沒有健保給付的藥物」(第二種)如何納入外,也會討論未來哪些醫療院所具有開立NGS檢測資格;開立的醫療院所應該要具有解讀報告能力,也要有能力治療。
另外,下次會議也會討論醫院是否要成立專家小組,一旦檢測遇到複查問題時,可以啟動跨院所討論機制,以及檢體報告是否要收納到國家資料庫,以便後續有問題時可以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