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提醒,在秋冬交替感冒盛行的時節裡,出現喉嚨痛、發燒等症狀,卻又總是好不了時,要留意甲狀腺功能是否出現異常。圖/pexels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在秋冬交替感冒盛行的時節裡,出現喉嚨痛、發燒等症狀相當常見,不過當感冒總是好不了時,可要留意甲狀腺功能是否出現異常!36歲蔡小姐因為咳嗽、喉嚨腫脹、聲音沙啞等問題,不斷往返診所領藥,近一個月仍不見好轉,直到近期發燒不退、頸部還出現被掐住的壓迫感,到醫院抽血、超音波檢查,才確診亞急性甲狀腺炎。
萬芳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劉漢文說,亞急性甲狀腺炎,是甲狀腺組織的發炎反應,因為可能與病毒感染有關,也稱為病毒性甲狀腺炎,好發於30~50歲女性,其病狀為甲狀腺腫大、壓痛,疼痛感可能蔓延至喉嚨、下巴、耳朵,偶爾會伴隨發燒,而處在不同發炎時期,也會出現甲狀腺亢進或低下的症狀。
由於亞急性甲狀腺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有關,因此在確診前的1至4周內,病人會出現疲勞、全身痠痛、咳嗽流鼻水等普通感冒症狀,劉漢文強調,因為亞急性甲狀腺炎的發燒、頸部疼痛病徵與感冒相似,容易被忽略,雖說大部分能自癒,但病程往往長達數月,若無保持追蹤,恐已進展成永久性甲狀腺功能低下。
治療亞急性甲狀腺炎,輕症者以服用消炎止痛藥為主,多數能緩解頸部的腫痛感,而症狀較嚴重的病人,則搭配類固醇使用並隨病況改善減少劑量。劉漢文提醒,在發炎期進入恢復期前,病人應每2至8周追蹤甲狀腺功能,有甲狀腺自體免疫抗體的族群,更要維持每年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