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體力拚創意 新世代鋼雕藝術家駁二現地創作

王淑芬 |2023.11.08
447觀看次
字級
鋼雕焊接火光震撼感官,藝術家在烈豔下現地創作。圖/高雄市文化局提供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鋼雕是個辛苦的創作,藝術家不畏烈豔也無懼於銲接星火灼傷,正在高雄駁二藝術特區現地創作,吸引不少民眾佇足欣賞,也體現新世代藝術家創作的艱辛歷程!

2023高雄國際鋼雕藝術節「戶外現地創作營」將持續到11月15日並於駁二藝術特區開展。3組新世代鋼雕藝術家胡竣傑、陳俊憲、莊騰翔與吳佩珊現地創作,他們發揮創意,利用廢鋼鐵打造與城市特色產業連結的大型鋼雕藝術作品,是在拚體力也在拚創意。

「滋、滋、滋!」,駁二特區鋼雕藝術創作現場,藝術家以焊接創作,不僅有尖銳的機具切割機作響,還有銲接火光噴射,有時還會噴發到圍觀的人群中;這個火花四射的創作過程也是一個行為藝術的展現。

圖/高雄市文化局提供

今年「戶外現地創作營」的青年藝術家都是首次參展,不過也多有受到前輩提攜參與的經驗。胡竣傑今(11/8)日指出,會一腳踏入鋼鐵雕塑的領域,是曾受到第一屆創作營藝術家高燦興的啟蒙,激勵了自己有了創作的動力。這次現場創作以鯨魚鰭結合飛行船的造型雕塑,主題在於描述高雄拆船造船歷史及鋼鐵工業與海洋的緊密連結,並以《愛你一萬年》為題,表達對鋼鐵藝術創作的浪漫告白。

陳俊憲也參與過第5屆及第6屆創作營的黑手藝術家鄭陽晟並學習鋼雕技藝與機械零件的運用。此次作品《朝向十方之所》是利用廢鐵形塑一顆象徵「出生」的種子,蔓延生長的「植物纖維」,他期許在時代變化的過程中,不斷遇見讓自己感動的事物。

而曾與來自韓國的第5屆創作營鋼雕藝術家成東勳合作過的莊騰翔,這次還攜手吳佩珊一起創作《能源幻變所》,發想將大型工業設備及機具廢件拼組成抽象的能源工廠,象徵高雄源源不絕的活力與能量。

高雄市曾是一座以鋼鐵為主要產業的城市,鋼鐵藝術呼應城市的經濟型態,透過鋼材展現城市風格與民眾的創意,粗獷熱血的底蘊經過焠煉陶冶,刻畫出城市的產業魅力和靈活的創造力。

圖/高雄市文化局提供

高雄市文化局長王文翠表示,鋼雕藝術節扣合城市產業轉型的時空背景,藉由藝術家現地創作將鋼鐵材以藝術手法轉化,使得原本冰冷的鋼鐵不再只是工業產物,也成為創意的素材。鋼雕創作需要更大的工作空間與機具設備,駁二有寬廣的場域讓藝術家盡情揮灑,歡迎民眾前往欣賞,也感受其汗如雨下艱辛的創作過程。

鋼雕藝術家正於駁二蓬萊B10倉庫側創作,作品將於11月15日完成,並與高雄國際鋼雕藝術節「室內主題展」同時展出到12月3日。相關訊息請上鋼雕藝術節官網查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