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世寧〈百駿圖〉下南院 瘦馬喻懷才不遇

江俊亮 |2023.11.07
1176觀看次
字級
郎世寧〈百駿圖〉樹下有一匹瘦馬(局部)。圖∕記者江俊亮
郎世寧〈百駿圖〉(局部)。圖∕記者江俊亮
清乾隆〈玉兔盒〉,前方的〈雕象牙人物樓船〉是裝在玉兔盒中的巧雕。圖∕記者江俊亮
清代〈雕木根鹿銜靈芝〉。圖∕記者江俊亮
清代〈雕象牙水族蚌式盤〉。圖∕記者江俊亮

【記者江俊亮嘉義報導】清朝宮廷畫師郎世寧〈百駿圖〉被譽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7日起首度在故宮南院展出。策展人林宛儒指出,這100匹姿態各異的駿馬中,竟有3匹瘦馬,推測畫家藉此隱喻有志之士「懷才不遇」,也有不願為新政權服務的意涵。

故宮南院「人氣國寶展」7日換新展,由故宮博物院院長蕭宗煌南下主持開幕儀式。他說,這檔國寶展以「擬真物象」為主題,由義大利籍清朝宮廷畫師郎世寧〈百駿圖〉領軍,搭配明代〈貼金鴨薰〉、清代〈鹿銜靈芝〉等精品,展現古代藝術家出神入化的「寫真」技巧。

策展人故宮博物院書畫文獻處助理研究員林宛儒表示,郎世寧(1688-1766)是天主教耶穌會修士,義大利米蘭人,1715年因傳教活動來華,以藝術家的身分被康熙皇帝召進宮中,自此擔任宮廷畫師,歷任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在清宮待了約50年。

郎世寧畫作〈百駿圖〉是絹本設色畫,繪製於清雍正6年(1728年),卷長776.2公分,高94.5公分,他使用西方透視畫法,結合中國傳統美學,呈現皇帝百匹駿馬在野外活動的景象,馬匹、人物、樹木、石頭都相當立體,栩栩如生。

林宛儒指出,在古代,馬匹除了是交通工具外,也是一國兵力強盛的指標,更有象徵優秀人才的意義。郎世寧〈百駿圖〉中,絕大多數都是受到奚官(職司養馬的官)照顧的良駒,高大強壯;但也有瘦馬融入駿馬群中,象徵漢族人才進入滿族統治圈。

她說,畫家筆下的良駒,象徵人才受到賞識;瘦馬則隱喻懷才不遇,也有改朝換代之際,漢族人才不願為新政權服務的意涵。其中一匹孤獨的瘦馬,遠遠地站在樹下,相對於那些健壯的馬,有一種格格不入的感覺;另一匹瘦馬則開始走進馬群;第3匹瘦馬則融入馬群,跟隨馬群過河,隱喻漢族人才得為所用。

故宮南院表示,這次「人氣國寶展」展出以動物為主題的文物,除了郎世寧〈百駿圖〉的駿馬象徵人才外,17世紀日本伊萬里〈青瓷雞香薰〉,象徵光明及太陽神使者的意涵;明代〈貼金鴨薰〉則為閨閣女子情感投射的出口;〈玉兔盒〉則與屬兔的乾隆皇有關。

故宮博物院器物處助理研究員陳玉秀指出,這次展出的〈玉兔盒〉,是以新疆特有的和闐白玉雕成,盒內裝有〈雕象牙人物樓船〉,這件作品是乾隆36年(1771年)兔年的除夕夜,皇家吃團圓飯時,60歲的乾隆指定的「擺年節團圓桌」陳設。

根據清宮《活計檔》紀錄,〈玉兔盒〉為乾隆32年(1767年)下令繪製玉兔畫樣進行雕琢,又來又追加雕〈象牙人物樓船〉。象牙雕樓船共4層,牌坊、門窗可以開闔;一樓甲板有9個人物,或搖槳、或烹茗、或品茗、或閒談;桌上瓶花、茶具樣樣精巧。這件象牙雕作品雕製了3年才完成,與〈玉兔盒〉一起呈交給乾隆皇帝。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