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17】佛法真義2 佛學思想97 危機意識 文/星雲大師 |2023.11.04 語音朗讀 199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天災人禍,生老病死,時時都威脅著我們,因此人要有「危機意識」,才能安然生存於天地之間。圖/unsplash 文/星雲大師《八大人覺經》說:「世間無常,國土危脆。」人生在世,隨時都有不可預知的危機出現;天災人禍,生老病死,也時時都在威脅著我們,因此人要有「危機意識」,才能安然生存於天地之間。人之一生,稱心如意也好,消極失志也罷,不管怎麼活,都不能沒有危機意識;沒有危機感的人,不懂得「防患於未然」,一旦苦難來臨時,很容易就被打倒。所以人要有「居安思危」的危機意識,尤其要懂得「有備無患」,要培養處理危機的能力。我們看到坊間有很多的標語,其實都在喚起我們的危機意識,例如:「馬路如虎口」、「拒抽二手菸」、「我們只有一個地球」……甚至還有一些俏皮詼諧一點的,如:「請小心駕駛,附近沒有醫院」、「天堂不遠,超速就到」、「此河段長年招生,錄取率高,請遠離」、「酒駕前或超速前,請將銀行帳戶密碼告訴家人」等等,可見危機意識是現代人必須要培養的一種好習慣。圖/Pexels佛教尤其是一個充滿「危機意識」的宗教。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佛,當他還是太子時,遊歷四城門,看見人間生老病死,驚覺世間無常迅速;可是眾生卻貪戀不覺,因此升起危機意識,開始尋找真正的解脫之道,並於成道後遊行於恆河二岸,希望用佛法真理,喚醒眾生對自己的無明煩惱要有危機意識。所以,《四十二章經》裡的「人命在呼吸間」,要我們珍惜有限的時間,充實無限的生命;《圓覺經》的「認賊為子」,勸導我們莫以妄心為真心,修行才能成就;《維摩經》的「不做焦芽敗種」,譬喻修行人如果不發心,就會像燒焦的芽、敗壞的種子,不能成長為大樹,庇蔭眾生;再如《華嚴經》的「不忘初心」、《維摩經》的「不請之友」、《八大人覺經》的「不念舊惡」、《起信論》的「不變隨緣」等,對我們的人生都有許多寶貴的啟示。擁有危機意識的人,一定會想辦法走出去,因為「走出去就有希望,走出去就有未來」。走出去,可以說,是危機意識之後的一種具體行動。國家要走出去,才能與鄰國邦交;商人要走出去,才能推展貿易;讀書人要走出去,才能擴展見聞;出家人走出去了,才能成為領眾的法師;甚至佛教也要走出去,才能看見眾生真正的需要。因此,危機意識是一種智慧,一種覺悟;能明白「危機就是轉機」的人,就有辦法走出危機,就能轉危為安,就能轉煩惱為菩提,人生之路自然也就寬廣無比。圖/Unsplash 前一篇文章 【星雲大師全集17】佛法真義2 佛學思想96 新傳教方法 下一篇文章 器官捐贈 熱門新聞 01響應零飢餓 日光寺廣贈公益米2025.10.1002佛光山大明寺、宏法社 獲頒苗栗縣績優宗教團體2025.10.1003【走讀城鄉】 多元藝術大師楊英風及其美術館2025.10.1004香港佛光緣美術館 唐代宮廷服飾復原展2025.10.1005輝達進駐北士科 可專案設定地上權 2025.10.1006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佛教與青年—佛教青年成功立業之道2-22025.10.1007【人間小品】 歲月的浪淘沙2025.10.1008【美味食光】交換早餐2025.10.1009【生活快門】全台最老郵筒2025.10.1010施莫會2025.10.1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星雲大師全集【傳記】百年佛緣─生活篇 我的鄉土情 4 - 1星雲大師全集【傳記】百年佛緣─自序 緣起人間 願行一世 2 - 2星雲大師全集【傳記】百年佛緣─自序 緣起人間 願行一世 2 - 1星雲大師全集【經義】佛法滿人間—善因妙果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叢林的管理法⑥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叢林的管理法⑤ 作者其他文章星雲大師全集【傳記】百年佛緣─生活篇 我的鄉土情 4 - 1星雲大師全集【傳記】百年佛緣─自序 緣起人間 願行一世 2 - 2星雲大師全集【傳記】百年佛緣─自序 緣起人間 願行一世 2 - 1星雲大師全集【經義】佛法滿人間—善因妙果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叢林的管理法⑥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叢林的管理法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