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歡慶黑精靈薩西日 保護文化資產

 |2023.11.01
374觀看次
字級
巴西民眾把全身皮膚塗黑,慶祝黑精靈「薩西日」。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10月31日是許多西方國家傳統的萬聖節(Halloween)前夕,又稱為「巫師日」,但在巴西,這一天也是慶祝當地民間傳說樹林黑精靈、搗蛋鬼「薩西」(Saci)的節日。

在巴西民間傳說中,薩西頭戴紅帽,嘴咬著長菸斗,只有一條腿,喜歡在人背後惡作劇,所以被稱為「搗蛋鬼」。薩西是巴西傳統文化的一部分,2013年巴西政府通過教育和文化委員會起草聯邦法案,正式將10月31日定為全國薩西日。

不過,早在2003年,巴西地理學家貝內迪托(Mouzar Benedito)為了不讓Halloween代表的外來文化入侵巴西,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創建「薩西觀察者協會」(Sosaci),目的就在於保存民間傳說人物薩西。

經過他們的努力,聖保羅州歷史山城聖路易斯帕拉易罄嘉(São Luiz do Paraitinga)在那一年通過法令,將10月31日訂為薩西日,其他城市也效法聖路易斯帕拉易罄嘉,使得聖保羅州議會在隔年通過類似法令。

專門研究薩西的巴西學者庫艾留(Eduardo Coelho)指出,薩西在巴西各地都很受歡迎,從南到北,家喻戶曉,所以將10月31日訂為薩西日並不是故意和Halloween打擂台,只是作為對巴西文化資產的維護。

貝內迪托認為,巴西的Halloween是一種被強加為意識形態宣傳的東西,作為歐美文化支配巴西人民的標誌,展示和強加一種殖民者文化比被殖民者文化更好、更偉大的統治觀念。

Halloween源自北歐,但主要流行於英語系國家,由英語學校開始引進巴西,通過慶祝Halloween,豐富校內英文學習的氛圍,但現在連巴西鄉下的學校,也開始舉辦裝飾著南瓜燈、蜘蛛、掃帚和鬼靈的相關活動。

相傳薩西原本不是黑人,也不是獨腳跳來跳去,而是巴西原住民傳說中「大西洋叢林的保護神」。由於巴西是種族大熔爐,薩西也被融入其他文化特徵,例如被帶到巴西的奴隸因多數來自非洲,所以薩西慢慢演變成黑人;而受到歐洲殖民者和移民的影響,薩西也像歐洲神話人物樹精靈一樣,戴上紅帽子。

庫艾留表示,任何國家的歷史都與其民間傳說、傳統、信仰和習俗密切相關,巴西是原住民、非洲人和歐洲人混血的國家,所以薩西就是巴西這個文化大熔爐的最佳代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