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運動場館照明 藍光LED妙用無窮 編譯/潘楠慕 |2023.10.29 語音朗讀 43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多色LED燈陣列。圖/法新社LED燈在日常生活中用途廣泛。圖/美聯社西班牙的氫能廠。圖/美聯社美國俄亥俄州一處氫能充電站。圖/美聯社美國拉斯維加斯巨型球體「Sphere」。圖/美聯社 編譯/潘楠慕點亮藍色LED燈,美國最大體育場「密西根體育場」沈浸在一片宛如繁星點點的藍色燈海中,這樣的絢麗場景都是拜「發光二極體」(LED)技術進步之賜,LED燈為現代社會帶來從照明到顯示器、虛擬實境(VR)耳機的科技革命,未來潛力還大有可為。密西根體育場的新視覺娛樂系統9月16日啟用,使用密西根大學代表色黃色、藍色燈光,適時帶動現場氣氛。這座球場是全美最大、全世界第3大,藍光LED要足夠照亮如此龐大的球場,只不過是最近幾十年的進展:能發出藍光的LED,直到1990年代才被開發出來,而研發這項技術的科學家,後來也因此獲得諾貝爾獎。提供密西根體育場燈光技術的「瑪斯柯照明」(Musco Lighting)公司高級研發工程師施萊瑟曼(Brad Schlesselman)指出,紅綠藍三原色光系統(RGB),透過混合不同強度的紅、綠、藍光LED燈珠,可以發出多種不同顏色。從學校到球場、各地地標、節慶裝飾,以及建築物為了特定活動亮出特定顏色燈光等,LED燈的應用廣泛,不過,最壯觀的或許是9月才開幕的美國拉斯維加斯新地標「球體」(Sphere),球體狀外牆裝上數以百萬計的LED燈,變化出各種圖樣或影像。1970年代到80年代時期,發光二極體還時常被認為是沒效率的東西,LED燈製造商Cree LED高級產品行銷經理沙伊特(Paul Scheidt)說,「當時人們的態度是,這種小小的玩具燈,是不可能做任何有用的事」,這種昂貴又亮度微弱的光源,用於小小的紅色指示燈,或者電視機遙控器或許還可以,在其他方面少有用途。不過,能發出更大量光子或者更亮的LED問世後,改變了這一切。LED發光是當設備內的電子(帶負電粒子)從較高能態降至較低能態的過程,以光的形式釋放能量,使用不同材料可以調整高、低能態差距、即「能隙」,和所發出光的波長、即顏色。藍色特別棘手,因為LED要發出藍光所需材料氮化鎵很難無損製造出來。然而,藍色是一種強大、非常高能量的顏色(能隙較大),因此藍光LED可用於一些電視顯示器所有其他顏色的基礎,通常也是白光的來源,用稱為「磷光體」的材料調節。LED的應用不僅如此。史丹福大學電子工程助理教授康葛雷夫(Dan Congreve)和同事,正在研究鈣鈦礦晶體用於LED,這是一種通常用於太陽能電池的材料,成本低又容易製造,康葛雷夫說,鈣鈦礦LED甚至可以混合成溶液,噴塗在物體表面,成為發光層,不過,穩定度仍有待突破。日本研究人員則是將藍光LED發光所需電力門檻,從通常的最低4伏特,降低到僅需單個AA電池的1.47伏特。科學家指出,LED技術還能夠更節能又更便宜,未來潛力大有可為。太陽能飛船 挑戰環球連飛20天科技發展已經使零碳排的長程航空飛行不是不可能,只要你不趕時間!採用太陽能與氫能的「太陽能飛船一號」(Solar Airship One),將環地球赤道連續飛行20天,中途不停,挑戰不排放二氧化碳、無噪音的太陽能動力飛行。由「歐洲飛船」(Euro Airship)公司開發的「太陽能飛船一號」長151公尺,上半部外層完全覆蓋太陽能薄膜,總共鋪設面積4800平方公尺。白天航行時,將由太陽能板提供飛船的電動推進系統電力,同時還能將多餘的電力儲存起來,透過水電解系統轉換成氫能,供應夜間無陽光時飛行所需電力。這艘飛船預定2026年展開沿赤道、在約6000公尺高處,連續20天的旅程,挑戰零碳排、無噪音的太陽能載具長程飛行。屆時,將由3人駕駛:前法國太空人、空軍飛官托尼尼(Michel Tognini),經歷墜機逃過一劫的特技飛行員布爾內頓(Dorine Bourneton),以及曾於1999年率先創下駕駛熱氣球,不落地環球一周紀錄的皮卡爾(Bertrand Piccard);皮卡爾也是2015年到2016年間以16個半月時間,完成第一架太陽能飛機「太陽動力二號」(Solar Impulse 2)環球的飛行員。歐洲飛船團隊計算後預估,屆時飛行速度平均略高於時速83公里,雖僅是使用化石燃料的飛機平均飛行速度10分之1,但是,具備一些關鍵優勢,例如可以在任何地方停下、再啟動,而不需要跑道。儘管有其他旨在重拾飛船用於奢華載客航空的計畫,但是一些看法認為,氫動力飛船能攜帶一架貨運飛機8到10倍的負載物,成本卻只有1/4,這種飛行器才是零碳排空中貨運的未來。環保有但書 氫能乾淨層級有3種美國總統拜登10月中宣布,斥資7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2261兆元)在全美設立7座氫能源樞紐,並稱這將是「美國史上最大先進製造業投資案的其中一項」。不過,氫能不一定代表「乾淨」能源,關鍵在於生產方式。這是拜登政府在消減造成氣候變遷的汙染,兼顧增加就業機會的計畫一環,拜登表示,這些氫能樞紐將啟動美國的氫能源經濟,期望建立產值400億美元(約新台幣1兆2900億元)的乾淨能源產業鏈,同時減少如運輸、重工業等高汙染產業的碳排量。美國能源部預期,7座氫能樞紐每年可望生產約300萬立方公噸的乾淨氫能。目前美國氫能產量約1000萬立方公噸,但是當中符合「乾淨」能源者少之又少。氫能是不是「乾淨」能源,得視生產方式而定。目前普遍用一套「顏色」系統分類不同氫能生產法:「綠氫」是使用可再生能源;「灰氫」是採用化石燃料,為目前主流,因生產過程會產生顯著碳排放量,是最「髒」的氫能生產法。介於綠氫、灰氫之間的是「藍氫」,利用碳捕捉技術,回收封存以化石燃料製氫過程產生的二氧化碳。拜登的氫能樞紐計畫產生的氫能,相當大程度為「藍氫」,引起一些科學家憂心,質疑這樣的能源能多「乾淨」。康乃爾大學生態學教授霍華斯(Robert Howarth)與史丹福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教授雅各布森(Mark Jacobson)2021年發表研究報告,分析藍氫生命周期碳排放,發現生產需要高量天然氣、生產過程甲烷高度可能外洩,意味著藍氫實際上只有小幅的減碳量。他說,「只有綠氫在未來去碳化能源有前景」。不過,專注能源與氣候的研究集團「榮鼎集團」助理總監金恩(Ben King)表示,較乾淨氫能有賴於大規模投資,需要政府出力,設立這些氫能樞紐,是這個過程中重要的一步。 前一篇文章 鐵皮屋村落走秀 肯亞貧民窟登時尚版圖 下一篇文章 章魚基因圖譜 揭密腦神經元可塑力 熱門新聞 01【詩】夏身2025.08.1502北區知賓培訓 以專業服務廣度有緣人2025.08.1403挑戰你我認知 超級地球數量超預期2025.08.1704泰華寺致力譯經 促南北傳佛教融和2025.08.1405超新星爆炸 害地球物種大滅絕2025.08.1706IABS大會 佛光山AI佛典翻譯受矚2025.08.1507陳英俊 春風化雨途中法律助人2025.08.1608屏東講堂 佛光兒童發願奉行三好2025.08.1509蔬食族營養健康滿點 補充蛋白質、鐵、B122025.08.1410社會光明面報導獎揭曉 參賽數創高2025.08.1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啃石頭維生 太空長征糧食有解超新星爆炸 害地球物種大滅絕挑戰你我認知 超級地球數量超預期倫敦博物館首創 館藏品隨你摸荷蘭創意魚門鈴 幫助魚群洄游獨特形象招財 長崎短尾貓帶動觀光 作者其他文章啃石頭維生 太空長征糧食有解超新星爆炸 害地球物種大滅絕挑戰你我認知 超級地球數量超預期倫敦博物館首創 館藏品隨你摸荷蘭創意魚門鈴 幫助魚群洄游獨特形象招財 長崎短尾貓帶動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