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觀看體育賽事 「楷模效應」助心理健康 陳玲芳 |2023.10.25 語音朗讀 118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國外研究發現,觀看現場體育賽事,可以提高主觀幸福感的兩項主要指標,包括生活滿意度和生命價值感,並能降低孤獨感。圖為足球賽現場。圖/pexels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 根據一項發表於2023 年初《Frontiers in Public Health (公共衛生前沿)》期刊研究指出,現場觀看體育賽事,可以提高幸福感,並減少孤獨感。 月初剛結束的杭州亞運,為期16天的精彩賽事台灣選手表現亮眼,你有喜歡的運動項目或支持的選手嗎?專家指出,觀看各種類型的現場體育賽事,能增加社交互動、形成族群認同和歸屬感,包括選手帶動的「楷模效應」,都有助大眾心理健康。上述研究,由安格利亞魯斯金大學心理與運動科學學院的學者所進行,引用7209名居住在英格蘭、年齡介於 16~85歲成人數據,這些人參加了由英國政府數字、文化、體育和娛樂部門委託進行的《Taking Part Survey(參與調查)》。結果發現,觀看現場體育賽事可以提高主觀幸福感的兩項主要指標:生活滿意度和生命價值感,並降低孤獨感。亞運男雙麟洋配晉級8強畫面。圖/中華奧會提供共鳴、刺激、互動屏東科技大學休閒運動健康系教授徐錦興說,當我們參與大家認同的團體活動,會有種「大家都和我一樣」,去除「陌生」或「孤獨」的負向感受,讓人產生幸福感,特別在運動競賽現場的感受更明顯。他歸納可能原因有三,一是「共鳴」:看比賽相對於其他休閒活動更能引發和鄰座觀賽者的共鳴感。二是「刺激」:比賽帶有刺激的情緒,隨著過程情緒起伏較大,會刺激內分泌系統,讓腎上腺素加快分泌,使心跳加速、流汗、躁動且情緒高昂。三是「互動」:比賽現場觀眾席有加油呼聲、波浪舞的互動,這些肢體活動能產生更多的腦內啡、多巴胺等快樂激素,選手得分後和認同團體的擊掌、擁抱等互動產生的催產素,也會讓人獲得更多幸福感。楷模效應 增加自信徐錦興鼓勵民眾,可多到現場觀賞運動比賽,看到選手的表現,自我效能中的「楷模效應」,也會讓我們覺得自己能和選手一樣,有助於增強自我信心和運動的動機。亞運場上林郁婷拿到中華代表團史上第1面女子拳擊金牌。圖/中華奧會提供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上述研究指出參加現場體育賽事會增加我們的「生命價值感」,是個令人振奮的結果,呼籲民眾給自己或親友一個去現場觀看體育賽事的機會,觀賞本身有助於身心健康,同時可增加社交互動。情緒感染 樂在其中如果家中有不愛運動的孩子,葉雅馨建議父母,引導孩子培養運動興趣前,自己要有嘗試的意願, 再則先引起好奇,為什麼成千上萬的群眾會聚在球場觀看、有啦啦隊、歡呼激動?試著邀請孩子的朋友,一起到現場觀賞運動賽事,「感動與情緒是會感染的!」陪伴孩子感受比賽的魅力,給自己和孩子一次「樂在其中」的體驗機會,有助於增加親子互動和幸福感。圖為棒球比賽現場。圖/pexels 葉雅馨提醒,比賽總是有輸有贏,當支持的隊伍輸了,可能有沮喪、挫折等強烈負面感受,此時可和一起觀賽的人擁抱,討論比賽精彩和可惜之處,並相約下次再進場支持,「輸」往往正是學習如何「面對」及增加「調適」韌性的機會,也能建立觀賽心理健康素養。 前一篇文章 高齡化社會 關注10大失智警訊 下一篇文章 健康從小扎根 專業衛教擴及偏鄉學童 熱門新聞 01【詩】追光者2025.09.0802【詩】蠟燭2025.09.1203佛大、南華校長 回山禮拜星雲大師 2025.09.0604【視覺DJ】礁石間的驚喜2025.09.0705南天寺供僧 願平安幸福照五洲2025.09.0806非漢語系協會創會法師 訪瑞典佛光山2025.09.0807【論愛談情】AA制 是平等還是計較?2025.09.0908巴西佛光人捐贈物資 慈善機構致謝2025.09.0609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佛法的管理法⑲2025.09.0610【閃文集】從情書到文學的永恆之花2025.09.0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便利店變咖啡教室 失智嬤樂學展笑顏預防血糖失控有訣竅 多運動做好壓力管理直髮夾電捲棒用10分鐘 恐釋出百億個汙染微粒放鬆身心靈 瑜伽3動作有助入睡今年百日咳累計44例 近10年新高秋天戴口罩保護呼吸道 別忘補充維生素D與鋅 作者其他文章養骨本防骨鬆 均衡飲食、多運動白露養生潤肺防敏 保溼防晒多喝溫水失眠4類型 中醫調心肝氣血助改善手機重度使用者注意! 暑假過後新增龜頸族1000女孩影像展 用教育點亮夢想第一社福中秋禮盒 傳遞憨兒手作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