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之嶋》劇中集合了戲曲、人偶、舞台劇等大量元素。圖/歌劇院
【記者羅智華台中報導】600萬年前,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衝撞擠壓,催生出台灣島,形狀宛如大海裡洄游的鯨魚。由拾念劇集與劇作家施如芳、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聯手打造,國表藝三館共製的奇幻音樂劇《鯨之嶋》,是一部從海洋角度書寫的寓言,在歷經北、高巡演,今、明兩天來到台中歌劇院登場。
施如芳說,因黑潮長年經過、西南季風加上中央山脈,台灣成為北回歸線上極少數不是沙漠的地方;劇本將黑潮描寫為一位浪子,戀著這座島嶼,主要的6個角色也各有隱喻,如代表台灣島的雙胞胎鯤兮和鲵兮,他們相互對照、是彼此認識及追求自我的力量。
「劇中運用充滿原創性的現代偶,5歲孩子都可看得津津有味!」首度為南北管跨刀的劇作家施如芳表示,南北管音樂跟一般戲曲不太一樣,需用意象去表達衝突,因此選擇以神話的前提、用地理條件來說一個台灣的身世寓言,所有角色幾乎都是諸神,不是一般人。
《鯨之嶋》劇中集合了戲曲、人偶、舞台劇等大量元素,導演李易修表示,製作開始一年半前就讓所有的表演者都學南管,從讀工尺譜開始,排練後期演員唱工細膩,更能邊走邊演奏樂器,雙女主角劉毓真、大甜各自有南北管唱段,「像是飾演神獸贔屭的京劇名伶朱安麗原本不會講台語,特別上了半年的台語課,加強語言的聲調。」
南北管作曲家許淑慧,也為《鯨之嶋》打造了獨特的南北管音樂,融入環境音樂、電子音樂、Rap 和 R&B等多重混搭的南北管音樂,並領軍現場演奏,4位樂師將像是敘述整個故事的說書人,技術能量烘托全劇,展現傳統戲曲的豐富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