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鼓勵家人協助長輩就醫,整合用藥以降低用藥風險。圖/Pexels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家中有長輩一天服用10到20多種藥物,甚至重複用藥嗎?醫生建議協助長輩免於「逛醫院」,透過高齡整合門診,一站式照護,有助於減量用藥。
統計顯示,台灣可能再3年後就會進入超高齡的社會,每5人就有一人超過65歲,高齡患者愈來愈多,勢必會有多重疾病就診的問題,衍生「就醫時間長」和「多重用藥」的問題,所以解決長者就醫,高齡整合門診陸續開設。
阮綜合醫院高齡暨社區學科主任潘咸廷今天指出,日前即有泌尿科醫師發現,高齡病患到不同醫院看多科別,患者一天要吃逾20多種藥物,種類多且還有重複用藥情形,於是醫生建議患者到高齡整合門診,讓醫生重新為長者整理藥物並做整合醫療,成功將藥物減剩10餘顆。
其次,還有功能性突然改變的長者,例如跌倒骨折或是中風後,健康急遽下降或是出現認知功能障礙等,潘咸廷認為這類患者除了藥物治療之外,需要更多環境改善或是居家照顧知識等,若能在高齡整合門診就醫,會得到更妥善的照護。
哪些人適合看高齡整合門診?潘咸廷歸納出,看多科別、重複用藥的人。他舉例,很多長輩一開始因為病情需要尋求專科治療,但隨著年紀愈大,身體狀況多,就醫的科別也趨於複雜,往往一個月看3、4個科別;但因專科醫師只看單一科別,無法一窺長輩就醫全貌,醫生各自開藥結果容易形成多頭馬車、藥物重複,造成長輩用藥風險大增。
醫生建議親人協助長輩轉到高齡整合門診就醫,以避免長輩時常到不同科別就醫,形同「逛醫院」的現象。
潘咸廷說,高齡整合門診的設計就是在提供主責的醫療照顧,以建立長期照護關係,讓高齡者健康照顧歸戶總整理。尤其高齡整合門診的醫師多會用更多的時間傾聽,並對患者做全面性的診斷。
他舉例有一名患者疑似有失智症狀,但在一般醫療系統檢查未被發現,經到高齡門診做重新醫療整合,醫生認為患者是可治療的惡性貧血,經過醫療讓患者逐漸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