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門覽勝】 遊東海觀音寺

文/龔敏迪 |2023.10.17
365觀看次
字級

文/龔敏迪

上海東海觀音寺遊人如織,這是座嶄新而歷史悠久的佛寺。說其嶄新,是因為一期工程剛結束二期工程尚未完工;說其歷史悠久,是因為嘉慶年間編撰的《松江府志》載:「初寺並海,元皇慶壬子(一三一二)僧已滿等別管一區,有觀音像。宋紹興年間(一一五一)漁人鄔氏得之於海中。觀音得之於海中,當真匪夷所思!」十里外的祖庭小普陀寺隔海與普陀山遙遙相望,是東海觀音寺的前身,兩者合二為一,所以這次擔任知客的悟繼師傅就是小普陀寺僧。

本著「建築可以閱讀」理念的建設,已經初具規模的寺廟布局不同於傳統的佛寺,按照悟繼和尚的說法,應該是「不二法門」,殊途同歸的意思吧!走過山門殿前直通海堤的五十米風雨廊橋,小雨天鉛灰色的的天空下,頓時耳聞杭州灣的千古潮音,眼見海灘上的蒹葭蒼蒼,與身後嶄新東海觀音寺兩相對照,靈動的景色中不免勾起對生命意義的追問,所謂「物色之動,心亦搖焉」。千年海潮的起落不倦,而蒹葭榮枯一年又一年,似乎都在告誡遊人,人生就是不斷地尋找生命的意義。

在悟繼和尚的帶領下,入山門登九層塔。當地民間傳說,日本高僧慧鍔在普陀山始創觀音道場,不想觀音娘娘心有所念,決定擇一凡地,為一方百姓遍灑甘霖,普度眾生。經過深思熟慮,選擇了一海之隔、崇尚「敬奉賢人」的奉賢海灣。於是,施展佛法,踏波而來。慧之法師在升座東海觀音寺時說:「不忘初心,圓夢賢城,深情祝福,至誠感恩。」

有遊客問:「《華嚴經》說『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初心』是什麼心?」僧人回答:「『初心』就是佛心。」

白居易在〈畫彌勒上生幀記〉中,說自己「受八戒者有年歲矣……今因老病,重此證明,所以表不忘初心,而必果本願也」。可見他在「受八戒者有年歲矣」之前的初心,與以後的初心是不一樣的。《華嚴經》的原文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初心易得,始終難守。不忘初心,方得始終,若忘初心,幻湮迷滅。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不拒本心,是謂自在。」初心即是菩提心。

後又去慈慧蓮舍看了鎮寺之寶水晶觀音像。這尊像是由信眾章興達所安奉,約重三百公斤,以天然東海水晶經過三年時間打磨雕琢而成,姿態自在莊嚴、寧靜端祥;水晶的透明性,也可以讓人領會「佛道崇虛」的意旨。塔下地宮收藏的唐代毗盧遮那佛首,也是難得之寶,據說是按照武則天的形象雕琢。毗盧遮那佛是「法身佛」,東海觀音寺牌坊對聯有一句「濤聲鐘聲風雨聲聲聲正覺」,「正」的理解因人而異,還需要自己去參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