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人謀生不易,百姓生活普遍困苦,是典型的M型社會,只有少數人才能錦衣玉食、玉液瓊漿、出入車馬代步。平民百姓只要有個遮風避雨的地方、三餐能夠溫飽就不容易了。所以為人父母的只要有能力,想盡了辦法也要讓下一代脫離窮困,大都會鼓勵孩子努力讀書,「學而優則仕」,將來考取功名,光宗耀祖,最重要的是:可以讓全家人過好日子,不再為了生活奔波勞苦。
只是當官的只有微薄的俸祿,怎麼也無法短期間內加官晉爵、收入豐厚啊?家境要很快改善怕也不是容易的事。因此很多人在仕途得意時就會迷失自己,在名利和金錢堆裡忘了聖賢的啟示,一心只望飛黃騰達、一夜致富。
少數的人堅守原則,清廉自持,一輩子只求為民謀福、不貪不求,雖然贏得百姓愛戴、歷史留名,卻也一生窮困潦倒、「食飯攪鹽」。
不過這樣的清官卻可以留名青史,真正為祖先爭光。現代官員若能人人存著「食飯攪鹽」的觀念,做個「清廉」的官,那該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