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與合成量子點 3 科學家獲化學獎

 |2023.10.05
347觀看次
字級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圖/法新社 資料來源/諾貝爾獎官網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諾貝爾頒獎單位4日宣布,2023年化學獎得主為巴汶帝(Moungi G. Bawendi)、布魯斯(Louis E. Brus)、艾吉莫夫(Alexei I. Ekimov),他們因為「量子點的發現與合成」獲得表彰。

諾貝爾化學獎委員會表示:「諾貝爾獎得主……成功製造出這麼小的粒子,其特性由量子現象決定。這些被稱為量子點(quantum dots)的粒子現在在奈米科技領域非常重要。」

「研究人員相信,未來它們可以為軟性電子(flexible electronics)、微型感測器、更薄的太陽能電池、加密量子通訊做出貢獻。」

綜合路透與法新社報導,「量子點」屬於一種奈米材料,其用途相廣泛,包括半導體光學、光感測元件、記憶體、醫療生物檢測等。諾貝爾指出,如今量子點是奈米技術工具箱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化學獎得主都是探索奈米世界量子點的先驅。

已有逾百年歷史的諾貝爾化學獎,由瑞典皇家科學院(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頒發,獎金高達1100萬瑞典克朗(約新台幣3250萬元)。

瑞典皇家科學院4日無意間提前公布了得獎者名單。對於得獎名單外洩,瑞典皇家科學院祕書長艾利格倫(Hans Ellegren)說:「這件事當然非常不幸,我們對發生的狀況深感遺憾。」

巴汶帝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教授;布魯斯擔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名譽教授;艾吉莫夫則為美國奈米晶體科技公司(Nanocrystals Technology Inc.)工作。

現年80歲的布魯斯1972年受僱於貝爾實驗室(AT&T Bell Laboratories),在那裡度過23年,多數時間都在研究奈米晶體。

62歲的巴汶帝生於巴黎,在法國、突尼西亞、美國長大,他曾跟隨布魯斯做博士後研究,接著於1990年加入麻省理工學院,1996年成為教授。

現年78歲的艾吉莫夫在前蘇聯出生,他曾在瓦維洛夫國立光學研究所(Vavilov State Optical Institute)工作,之後移居美國。1999年,艾吉莫夫獲聘為奈米晶體科技公司首席科學家。

今年首個諾貝爾獎項醫學獎2日在斯德哥爾摩公布,3日頒發物理獎,4日揭曉化學獎,5日公布文學獎。深受矚目的和平獎是唯一在挪威奧斯陸頒發的獎項,於6日揭曉,經濟學獎於9日公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