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大出血 國泰孕產團隊搶救得宜 母子均安

陳玲芳 |2023.09.28
452觀看次
字級
國泰醫院舉辦病人安全周活動,響應孕產兒安全。圖/國泰醫院提供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38歲小美,有子宮肌瘤病史,晚婚的她因高齡不易受孕,採試管嬰兒方式終於懷孕。然而,懷孕5個月時超音波發現有前置胎盤,原診所醫師建議轉診至大醫院,她遂改至國泰醫院產檢。

小美自孕期8個月起,只要走動多,就會有子宮緊繃感,甚至陰道出血,醫師雖建議「少走動、多休養」,但她因放不下主管工作,選擇服用「安胎藥」暫緩宮縮。

直到35周某天,小美睡到半夜覺得下半身溼溼的,才發現褲子已經沾滿血,緊急至國泰醫院急診,婦產科醫師診斷為前置胎盤合併大量出血,須緊急剖腹產,寶寶平安出生,但因母體子宮收縮不良,且胎盤附著處及傷口出血不止,幸經醫療團隊緊急搶救,母子均安。

依據衛福部生產事故救濟報告統計,2016至2021年孕產婦死亡原因,其中俗稱「血崩」的產後大出血,佔產婦死亡第1位。

國泰醫院婦產科醫師陳俐瑾指出,產後大出血多發生於剛生產完24小時內的「立即性產後出血」,是一種無法預期的緊急情況,包括高齡產婦、前置胎盤、巨嬰、多胞胎、子宮腫瘤、前胎剖腹產、曾有肌瘤切除手術、曾多次人工流產、凝血功能異常或有產道撕裂傷嚴重及子宮收縮功能不良的產婦,都是高危險族群,嚴重可能造成休克、器官壞死,甚至是植物人,危及生命,醫護人員需特別謹慎留意,必要時事先做好預防及準備。

為提升孕產兒安全(Safe maternal and newborn care),WHO世界衛生組織近年來積極針對妊娠、分娩和產後期間發生的潛在風險,進行辨識、預防以及因應措施,同時強調孕產婦及其家屬參與的重要性。

國泰醫院配合衛福部今年病人安全周主題「孕產安全,你我共守」及「孕產共守,預防產後大出血」,於9月16日至29日舉辦病安周系列活動,並於9月27日辦理孕產安全系列講座,由婦產科醫師分享不同孕期注意事項,教導民眾辨識產後大出血危險因子的重要性;另設置活動響應專區、遊戲互動攤位,寓教於樂。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