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23RF
文/溫小平
「我對你這麼好,你為什麼不愛我?」這句話是不是很熟悉?是你常常聽到別人說?還是你自己時時掛在嘴邊?
只要是有血緣關係的家人,無論是夫妻、親子、祖孫之間,我們多半都會付出愛與關心,竭盡心力照顧他、陪伴他,巴不得把所有寶貝都送給他,有時候還犧牲了自己的需要。
如果你付出一切,卻得不到回報,心裡的感受大都很糟糕,覺得對方虧欠你、辜負你、對不起你,甚至根本不愛你。雖然情況不如你願,有的人會繼續愛下去,有的人因為受傷慘重,不想繼續虧空自己的愛,於是,選擇保持距離,以冷漠對冷漠、以疏離對疏離,或是從此隱藏自己的愛。
我們不妨想一想……
◎愛對方就要得到回報嗎?
我們多半都會這樣想。正如同常聽到的「養兒防老」這句話,似乎表示我們愛子女,當我們老了,子女就要照顧我們;我們愛另一半,所以他也要愛我們。當然,這個回報或許是陪伴、愛與關心等內心活動,或許是金錢、禮物等物質,也或許只是單純的一個擁抱。
要知道,愛對方是你的決定,要不要回報卻是他的想法,你可以為自己做決定,卻無法勉強對方。況且,有了希望就會有期待,一旦落空,你就會難過。只要你是心甘情願地付出,有回報當然好,如果沒有,也別難過。
◎沒有回報就表示他不愛你嗎?
這倒不一定。因為有的人比較拙於言辭,不會把「我愛你」掛在嘴邊;有的人覺得薪水都拿回家,幹嘛還要買禮物。如果你對「回報」的認知和他不同,為了避免誤會,不妨把你的想法告訴他,但他是否願意改變,就不是你能決定的了。
這年頭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照顧孫子女的比例很高,祖孫之間的關係也很微妙,當父母時比較嚴厲,對孫子女就會寵愛溺愛,買最好的東西、吃最貴的餐點,生病時盡心盡力照顧,經常買禮物、請客,甚至留給他們大筆財富,結果呢?
或許是現代的孩子物質享受高,禮物拿到手軟,疏忽了禮貌,沒跟爺奶說謝謝;也可能孫子女進入叛逆期,爺奶想要擁抱他們,他們卻躲得遠遠的。我就聽過不少次這樣的對白:「奶奶對你這麼好,你怎麼可以不理奶奶,奶奶想要抱你都不可以,你是不是不愛奶奶了?」
其實這很可能是你的誤會,而且這麼一說,反而把孫子女推得更遠。
若是換做夫妻呢?妻子天天等門,再累也會做飯給丈夫吃,生病時衣不解帶,但換做你需要他表現的時候呢?晚上聚餐晚了,不肯去接你;請他泡杯咖啡給你,卻臭著一張臉;你不小心生病了,他不陪你看醫生就罷了,還怪你不會照顧自己,簡直就是找他的麻煩。你怎麼可能不生氣?
◎得不到回報,就不想再愛他了?
如果你真的愛他,就不要斤斤計較他的回報,難道他沒有回報,你就不愛了嗎?不會的,彼此若有真愛,無論他怎麼表現,你都會愛到底。
◎確定他是不是真的愛你?
若是你有類似的疑慮,可以趁機測試一下,他是不是真的愛你?還是,個性使然,只是不懂得表現。也可能他起初是愛你的,隨著歲月更迭,他的愛逐漸淡去;也可能只是把你當作配偶,卻不是心上人,那麼,你很可能等不到熱情的回應,只能繼續默默付出。
決定權還是在你手裡。若要快樂度日,有沒有回報,你也能享受自己的付出,因為,對你來說,能夠守在他身旁,有機會愛他,你也樂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