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頁微光】《仁慈的力量》慈悲的心行 從向內練習開始實踐 文/金多誠 |2023.09.24 語音朗讀 82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123RF《仁慈的力量: 轉化內在負面能量,修練柔軟的心, 獲得真實的快樂與幸福》圖/天下雜誌提供圖/123RF 文/金多誠 不要等社會改變,現在就從自身做起。 ──丹尼爾.高曼幾年大疫,所經歷的點點滴滴加深了我對家人親友的共感,對故鄉的人與事也有「無法自掃門前雪」的切身感,不知不覺間就願意付出更多物力、心力與時間幫助熟悉或不熟悉的人,即使只是單純的陪伴與傾聽也是好的。一切所為所行都是順心而為,沒有一絲勉強,過程中內心所感受的歡喜與自在,又會成為下一次行動的動力,如此這般,清楚明白這是「善」的循環。這樣的真實體驗,讓我開始想深入了解「慈悲心」是源自我們的本心嗎?可以透過有效的「練習」展現出來嗎?可以聯合眾人的慈悲心,有計畫的讓全人類、全世界變得更美好嗎?在探究、思索的過程中,《慈悲的力量》(A Force for Good)為我開啟了一扇窗。科學根據加以驗證《仁慈的力量》作者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是心理學家,曾經擔任《紐約時報》科學記者,以《IQ》一書聞名於世。1980年代初他就認識了達賴喇嘛,兩人密切往來至今。當時達賴喇嘛表示希望和科學家們一起探討,將我們「愛、慈悲和利他」的本質,透過自我覺察體現出來,並且有策略、有計畫的實踐出來,凝聚眾人的慈悲心轉化成行動,造福人類全體。丹尼爾.高曼以30多年時間完成這本書,過程中,他不但深讀達賴喇嘛言談與論述,更曾經多次為達賴喇嘛安排科學家會議、進行採訪深談,深知達賴喇嘛是透過大量閱讀、資料蒐集、調查研究和與專家深度辯證,以慈悲柔軟的心、向善的力量與科學思惟,為我們展開一張可以實踐的心靈地圖。起而行是最重要的慈悲心雖然是人類共有,不是形而上的哲學,也不是有宗教信仰者才有的特質,不過,要將慈悲心轉化成利他的善行,是需要經過「練習」的。根據腦神經科學家研究,我們是可以透過練習,加強大腦神經迴路,來管理情緒反應的。至於,要能將自己的內心深處,保持在清明、冷靜的狀態,進而更有智慧的應對外在各種複雜狀況,每天固定時間進行較長時間的「冥想」是非常有用的「修練」。在我們把向善的力量轉化成幫助他人實際行動過程中,可以細心感受隨之而來的快樂,再以此「善循環」為基礎,擴大行善的範圍,最終可以將個人的行動,凝聚成讓世界更美好的能量。丹尼爾.高曼強調「如何提出行動,和慈悲心本身具有同等重要性。」書中舉出許多凝聚眾人向善的力量、運用有效策略與方法而獲得成果的真實故事,包括南非前總理曼德拉為反種族隔離的長期奮戰、1954年法國巴黎嚴冬時神父雅比.皮爾為救助遊民發起的「以馬忤斯之家」、巴基斯坦馬拉拉「讓女性受教育」運動、拯救地球綠色行動……慈悲行善真的沒有大小之分,也無法一蹴可及,「起而行」才是最重要的。種下一顆行善種子作者也引導我們思考許多議題,包括:什麼是真正的無私、什麼是真正的同理心、利他主義的力量、什麼是真正的快樂;如何幫助匱乏者自助、如何跳脫短視近利、如何超越「我們」和「他們」的對立……這些面向多元而複雜的議題,都能刺激我們以新思惟、新高度取代慣性思考與框架。 1774年英國探險家詹姆斯.庫克(James Cook)在諾福克島(Norfolk Island)看到筆直高大的松樹,可以做成保護船員安全的堅固船桅,就帶著松樹種子在另一座島嶼上種下,心想幾十年後,就能做成拯救船員性命的船桅了。達賴喇嘛聽了這個故事,眼睛發亮,表示:「我們應該種下這顆讓世界更美好的種子,即使時我們來不及看到果實。」若是我們每個人都願意做一顆成就美好未來的種子,就一定能知道何處是需要我們的土地。 前一篇文章 【精選書摘】重新學習觀看世界 下一篇文章 【書市隨筆】《瘂弦回憶錄》猶如一部近代史 和台灣文壇的縮影 熱門新聞 01奉行四給 劉宗澤獲昆大傑出校友獎2025.10.3002【人間有愛 】提早十分鐘2025.10.3003人間佛教聯合總會赴梵蒂岡 參與宗教對話宣言60周年慶2025.10.3004桃園花彩節 周末大溪登場2025.10.3005扮熊人偶太可愛 防熊宣導片失焦2025.10.2906【寶島踏查】新竹湖口老街天主堂2025.10.3007終結350年傳統 英刑事庭律師免戴假髮2025.10.2908搭滑板從22樓躍下 時速飆破百公里2025.10.2909輝達總部選址確定 落腳北士科T17、T182025.10.3010IBM與佛光山交流 攜手實踐三好精神2025.10.2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書頁微光】《社群帝國那些人》見證臉書權力擴張【深頁凝視】《老屋熟成》老屋是故事挖礦機【瀾光 筆記】《死亡可以是溫柔的》溫柔學習生命課題【圖文閱讀】《很大的手》 安靜領會父親的愛【書市隨筆】《詹冰全集》詹冰 跨語世代的傳奇作家【閱來悅愛】《你看見喜鵲了嗎?》看見幸福的模樣 作者其他文章【書頁微光】《兒子教我的事:單親爸爸手記》單親 只是一種生活狀態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