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學雜費調漲問題引發爭論,台大校長李嗣涔說,公立大學學生家長社經地位普遍較高,卻付較低廉的學費,不符社會公義,「寧願政府少補助經費,也要調漲台大學雜費,拉近與私立大學的差距」,一語道出絕大多數中低收入家長的心聲。
受到全球物價上漲影響,台灣也百物齊漲,家長微薄的薪水支付家用已捉襟見肘,如果有就讀私立大學的孩子,更是雪上加霜。
我求學時,因兄弟姊妹共六人,從國小到大學都有人就讀,每到接近註冊日子,父母就發愁如何籌措學費,印象最深刻的是,我讀大學時,某段期間家中同時有三人讀私大,爸媽為了多賺些錢繳學費,養了三隻豬做副業,我也申請助學貸款。
而且,私立大學學雜費一直比公立大學多一、兩倍,但公立大學資源卻遠比私校多,對私校學生非常不公平,許多私校孩子原本是靠打工補貼生活費,現在是不得不將打工當正職,更凸顯社會的不公不義。
所以,個人贊同李校長「讓評鑑好的公立大學漲多一點,評鑑差的私立大學少漲」的主張,政府必須正視私立大學學雜費調整問題,絕不可由各校任意調漲,加重經濟弱勢家庭的負擔。
溫瑞蓉(竹縣竹北/家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