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骨柔情來者不「鋸」 病友人生重開機

陳玲芳 |2023.09.15
622觀看次
字級
簡瑞騰醫師(左1)於「俠骨柔情」新書發表會上,與病友及家屬合影。圖/大林慈濟提供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一群自願下鄉守護生命的骨科醫師,堅持大林慈濟醫院骨科有三不:「來者不拒、不懼、不鋸!」,他們的親切真誠,與病人建立長達十年、二十年深厚醫病情,讓病人家屬衷心感謝。

《醫道:俠骨柔情》新書分享會,13日在醫院大廳舉行,台北患者朱女士也專程前往,含淚感謝醫療團隊,她表示,三十多年的病痛,在大林被簡瑞騰院長治好了,「就像重新開機的人生,充滿希望!」

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陳金城表示,此書相當有價值,內容具體而微將慈濟骨科三十多年的發展史囊括其中,從花蓮到大林,老、中、青、幼四代骨科醫師,秉持人本醫療理念,為骨科歷史傳承紀錄做了最佳見證。

斗六慈濟醫院院長暨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簡瑞騰說,他自1992年退伍、踏入慈濟骨科殿堂大門,到去年本書開始構思,籌畫、訪談的2022年,剛好半甲子。三十年來,撫今追昔,往事歷歷,期盼透過此書讓大家看見一代又一代骨科醫師,如何「傳功夫、搏感情」,不斷突破困難,開創技術、勇於挑戰難症,更讓求醫無門的病人,重獲生命與尊嚴。

病友朱女士,身體痊癒後,隨時可以翩翩起舞。圖/大林慈濟提供

朱女士兩年前經某骨科醫師推薦,南下至簡瑞騰院長診間,當時只能躺著,因為雙眼已經看不清楚。她嚴重暈眩、嗆咳到難以呼吸、走路經常絆倒、感到呼吸困難,又有嚴重藥物過敏。簡瑞騰以其獨門「交感型頸椎病」手術醫治,讓她重新找回健康。

眾所皆知,以往只要動過人工關節置換術,最難捱的便是術後疼痛。大林慈濟醫院骨科部主任楊昌蓁,花了整整兩年時間研究,開創出結合微創手術的「雞尾酒止痛療法」,讓病人隔天即可「笑著出院」。

劉耿彰醫師,以不到一公分開口「脊椎微創內視鏡手術」為無數病人拔苦除痛,甚至擔任台灣脊椎微創內視鏡醫學會理事長,將自身累積上千例的手術經驗,無私分享。

謝明宏醫師分享,55歲罹患慢性骨髓炎賴女士,在住院20次,大小手術30次後,去年換上特製型人工膝關節,不僅恢復正常行走,更在今年九月初出國旅遊一個月。

俠骨柔情新書發表會,病人笑中帶淚,現場分享心路歷程,會後與醫護團隊合影。圖/大林慈濟提供

簡瑞騰感恩一路走來師長們「手把手、不藏私」教導,傳承以病為師、視病猶親的「醫道」。簡瑞騰母親也為兒子站台說:「我這雙腳,也是讓兒子開刀治好的,大家可以對他放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