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人只說三分話」,聽起來似乎對人總是「不信任」,實在不是待人之道,也不夠誠實,在佛門是犯戒的。不過,新聞人有時有不得已的苦衷。話太多被人貼上「大嘴巴」的標籤後,以後跑新聞別人也會對你「只說三分話」。
有人說新聞記者要有「情報員的嘴」、「老鼠的敏捷」,最好當「聽長」、「傻瓜」,太過聰明,反會誤事。因為,新聞對象通常會自認是「權威」,記者要聽他的。碰到這種情形,不妨先當「聽長」,聽他怎麼說再做定奪。
當然,採訪之前須先做功課,包括他的職掌、為何要開記者會、個性等,這些資料完全掌握後,等他說完再針對問題,直接切入核心提問題,「傻瓜變專家」,會令對方心服口服。
一個成功的情報員,嘴巴得緊到連老婆也不能講;一個成功的記者,要知道很多、講的很少,「深藏不露」,才能讓採訪對象,不得不「給個內情」。
不過,常有採訪對象是「大嘴巴」,自作聰明什麼都說,會有如此與心態、自卑有關,深怕別人忘了他的存在,因此常常聞到風就是雨,這可別以為他真是「權威」,遇到這號人物,就得小心查證,否則有一天他「暗藏玄機」,利用記者的筆達到整人目的,吃虧的是記者。
說實在,社會無奇不有,在諜對諜的世界裡,保護自己的第一步,還是「逢人只說三分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