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法語》世間的生活 星雲大師 |2023.09.07 語音朗讀 235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二六時中,哪裡能離得了世間?所以,不管是不是宗教徒,都應該懂得正確的過世間的生活。圖/Unsplash 人在世間生存,都離不開生活;即使信仰宗教,也需要生活。因此,古代禪師大德們所謂的修行,不外乎「吃飯去」、「喝茶去」、「飢時吃飯,睏來眠」、「我要去小便」;二六時中,哪裡能離得了世間?所以,不管是不是宗教徒,都應該懂得正確的過世間的生活。以下有四點意見,提供給大家參考:第一、要有人間進取的精神:一般人對信仰宗教者最為垢病的,就是太過冷淡,所謂「三冬無暖氣,枯木倚寒蟬」,以為這樣才是真修行。事實上,一個人有了宗教的信仰,更要有積極的力量,為人間去進取。黃檗禪師大喝「斬斷你的雙腿」,破除小乘的自了精神;道元禪師的「此時不曬,更待何時?」表現了把握當下的積極性。因此,修行不是畏頭畏尾,不是踟躕不前,如此才能發揮犧牲奉獻、義無反顧、自利利他的大乘精神。圖/Unsplash第二、要有樂觀喜悅的說理:一個宗教徒和人家講話,不一定開口閉口就是「看破世間」、「冤親債主」、「趕快生天」、「往生淨土」的言論,鎮日「無常苦空」,只是照本宣科,不是真正體會緣起的真理。真正懂得信仰真諦的人,說話,要帶給人信心,帶給人希望,把法喜安樂讓對方共同分享,那才是樂觀喜悅的說理。第三、要有資生利眾的事業:一個宗教徒,不能天天想別人給我供養、給我厚待。我們穿衣吃飯,都是仰賴社會大眾的護持,自己本身當然要有資生利眾的事業。我種農田、我植山林、我興水利、我造橋鋪路、我生產、我培育人才、我教化度眾……;我能有很多資生利眾的事業,我能恆順眾生的需求,我對這個社會人間才有貢獻。圖/Unsplash第四、要有悲智願行的性格:中國大乘佛教,南海普陀山觀世音菩薩,是代表大悲的性格;山西五台山文殊師利菩薩,是大智性格的表徵;安徽九華山地藏王菩薩,是大願性格的實踐;四川峨眉山普賢菩薩,是大行性格的典範。所以我們做為一個宗教徒,可以學習這四大菩薩悲智願行的性格,將我們的信仰落實在人間。所謂「人成即佛成」,人間的責任道業完成,還怕將來不成佛嗎?每個人在世間生活,無不希望現在與未來都能無憂無怖;不管是像「熱,到熱的地方去;冷,到冷的地方」的快活烈漢,或者像「山高水長,柳綠花紅;日照則溫,風吹則涼」的溫厚仁者,能實踐以上這四種精神,則世間的生活才能真正到達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所以,宗教徒應過的世間生活,有四點:第一、要有人間進取的精神,第二、要有樂觀喜悅的說理,第三、要有資生利眾的事業,第四、要有悲智願行的性格。 前一篇文章 1年期義務役入伍訓 將實彈投擲手榴彈 下一篇文章 每年平均125件火燒車事故 今年1至7月較同期增加18.7% 熱門新聞 01【白色墨水】輝之印象 畫布上的永恆記憶2025.08.0302【心靈修行】清靜心的日常修煉2025.08.0303泡水光電板會破壞生態嗎? 2025.08.0204佛光山印尼佛教學院 學佛交流會深度對話2025.08.0505 謝弘志 樂在以畫筆擁抱生命2025.08.0206佛光山尔有寺獲贈 兩岸藝術家阿彌陀佛書法2025.08.0407【紀實攝影】佛光山 晨昏光影 氣象萬千2025.08.0308【生活智人142】創意手表店老闆萊茲 學習當個更好的老爸2025.08.0209社論--慎防公共政策私盲化2025.08.0410多閱讀能改造人生2025.08.0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澎安9號警艇 投入海上治安雷虎小組換裝 第6代勇鷹接棒美商無法及時交貨 海鯤艦光電潛望鏡是「借」的野柳鐵塔鏽蝕 急封步道台若遭封鎖 天然氣10天耗盡工具機業 關稅海嘯第1排 作者其他文章星雲大師:供養的種類《星雲法語》人生四品星雲大師:四藝與人生星雲大師:如何養性星雲大師:正信之美星雲大師:養「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