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早餐2隱憂 掌握6祕訣健康選

陳玲芳 |2023.09.05
963觀看次
字級
營養師提醒,一頓均衡的早餐,建議應至少包含三種以上食物種類,如吐司或饅頭夾蛋,搭配低脂牛奶等。圖/pexels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暑假過後,家中學童、青少年陸續展開忙碌的上課生活。一日三餐,最容易忽略的就是早餐,尤其是雙薪家庭,親人們共聚晚餐已不容易,遑論早餐。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營養科營養師蕭文君提醒,膳食纖維與鈣質攝取不足,是青少年兩大健康隱憂,她也提出六項選擇祕訣,幫助青少年找回健康活力。

依據2017-2020年的「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發現,台灣7-18歲青少年,每天至少有一餐外食,且早、午餐選擇外食的比例遠高於晚餐。研究也發現,不吃早餐容易出現精神不濟或低血糖症狀,且肥胖的機率較高。而定時吃早餐的孩子,飲食及生活作息較規律,早上也不會因為肚子咕嚕咕嚕叫而影響上課。因此,吃早餐可說是一個培養青少年健康飲食習慣的好機會。

早餐外食小心糖分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營養科營養師蕭文君指出,市售早餐品項多是油炸、加工品及紅茶、奶茶等含糖飲料做配餐,容易攝取過多糖分。

根據最新「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發現,13-15歲的孩童是所有年齡層中膳食纖維攝取最少的族群;所有年齡層中鈣質攝取最少的是13-18歲間的青少年,甚至遠低於75歲以上的高齡長者。

圖/pexels

因為台灣的飲食相較於歐美國家,較少有喝牛奶習慣,早餐店販售的牛奶也多為調味乳,中式早餐店雖有無糖豆漿可選擇,但豆漿的鈣質又只有牛奶的十分之一,因而容易發生鈣質攝取不足。

青少年早餐聰明選

蕭文君說,其實只要注意選擇品項,超商或早餐店外食也能搭配出合適的早餐,她提供6個營養均衡早餐的選擇祕訣。

1. 合理的分量:為符合生長發育期所需,一日的熱量攝取應在1800-2500大卡之間,早餐建議熱量為550-700大卡。外食時可請店家不要加沙拉醬或抹奶油,以減少不必要的油脂攝取,配餐中的含糖飲料改選低糖或無糖飲品,以避免攝取過多糖分。番茄醬及甜辣醬、醬油膏等,含鈉量高,建議少用。

2. 多樣化的食材選擇:一個麵包搭配一杯奶茶的早餐形式非常方便,但較不健康。一頓均衡的早餐建議應至少包含三種以上的食物種類,如吐司或饅頭夾蛋,搭配低脂牛奶等。

3. 豐富的纖維質:盡量選擇綠色鮮蔬及配料豐富的全麥三明治或是穀類米漢堡為主食。高纖維的水果和蔬菜有助於促進腸道健康,並提供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可幫助改善便祕問題。此外,纖維質也能緩和飯後高血糖問題,避免一早上課腦袋昏昏沉沉。

圖/pexels

4. 優質的脂肪攝取:Omega-3脂肪酸對孩童及青少年的大腦發育至關重要。建議可選擇富含Omega-3脂肪酸食物,如堅果或使用葵花油、亞麻籽油來烹調食物,有助於提高學習上的記憶力和專注力。

5. 遠離加工食品:避免攝取過多的鈉、糖、食品添加物和不健康的脂肪。食材的挑選盡量以原型食物為主。若孩子想額外挑選附餐時,盡量不選熱狗、雞塊、火腿等加工品,可改用一份水果取代,增加維生素攝取及增加飽足感。

6. 足夠的鈣質:青少年的發育期是補鈣的黃金時期,為了幫助體格生長發育,建議早上的飲品優先選擇乳品,乳糖不耐症的孩子可以改選起司、優格或優酪乳。若偶爾想選擇其他飲料時,建議以無糖飲料或無糖高鈣豆漿為佳。

圖/pexels

先備妥不怕睡過頭

蕭文君建議,為免匆忙來不及準備均衡的早餐,可於前一天事先準備好切好的蘋果、芭樂、奇異果或是番茄、小黃瓜等好攜帶的蔬果,並搭配茶葉蛋、牛奶、豆漿等高蛋白食物,就能吃得飽足又健康,「讓美好的一天,從早餐開始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