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景紀實音樂劇場-旗津白玫瑰.25紀事》是一齣和高雄在地情感連結的音樂劇。圖/高市文化局提供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50年前,25名於加工區工作的年輕女力在旗津船難中喪生,這個故事每每被談起總是令人鼻酸。《聲景紀實音樂劇場-旗津白玫瑰.25紀事》是一齣以此故事為背景的音樂劇,將傳遞美好的信念。
《聲景紀實音樂劇場-旗津白玫瑰.25紀事》,由去年獲得「2022高雄文藝獎」肯定的藝術總監陳欣宜捉刀,以民國62年往返旗津與高雄加工出口區民營渡輪的故事為背景,當時因為船隻超載翻覆,25名年輕女工都不幸罹難。
音樂劇以此事件為創作題材,邀請馬來西亞籍音樂藝術家黃楚原跨國共創,舞台設計由甫獲得《2023倫敦設計大賽》最高榮譽鉑金獎肯定的趙建銘建築師操刀,堪稱黃金陣容,耗時3年,醞釀出連結土地情感、刻劃生命樣態的鉅作。
陳欣宜3年前開始了《旗津白玫瑰25紀事》的創作計畫,從駐地旗津、田野調查,以及對城市紋理的爬梳、歷史記憶的探索,透過不同文化背景藝術創作者的共同交流,到今年完成製作首演,恰巧是此歷史事件屆滿50年。
特別的是新古典室內樂團首度嘗試集體創作的呈現方式,期待實驗當代音樂、聲景素材、紀實影像、物件、即興、舞踏元素及空間美學,藉由舞台異質元素整合與跨域交融,要帶給觀眾不一樣的劇場體驗。
全劇包括《軌跡》、《選擇》、《回家》三幕,希望透過「25」這個深植高雄市民心中的符碼,尋著當年她們離家工作的軌跡,在生命中不同選擇的岔路,最終回歸各種形態的「家」,讓她們的故事不凝止在船難的那刻,也不再是令人畏懼的靈異傳說,並在事件屆滿50周年之際,經由舞台上的重新演繹,傳遞美好的信念,並向當年撐起台灣經濟起飛的女力致敬。演出於9月2日、3日於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中心戲劇院公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