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雅下廚】食材管理讓你 更有私人時間

文/楊賢英 |2023.08.27
4990觀看次
字級
《我把冰箱變財庫》,幸福文化出版
食材買回,可依據需求做初步處理。 圖/幸福文化提供
原來,食材管理有激發另一半的功能啊! 圖/幸福文化提供

文/楊賢英

我常說:「女人不要學做大廚,只要學會把菜丟鍋裡煮熟就行了」,但別以為「直接放鍋裡煮」是隨便亂來、敷衍了事。我之所以可以做到這點,全是拜母親傳授的食材處理與保存概念,我再把母親教我的概念發揚光大,讓下廚更快速輕省,而且沒有壓力。結婚之後,我更是打算朝著不專業主婦之路邁進,因為我的廚房是開放式設計,最討厭油煙殘留而讓廚房油膩膩的,也不喜歡花很多時間在廚房裡,只為了煮一餐飯。

只要有了我的「食材管理法」,備料時間就能大幅縮減,每天省下將近兩小時。當料理三餐變得悠閒優雅,多出來的時間就能把屋子打理得整潔明亮。我會做做手作布置家裡、養養貓和植物等等,讓生活變得更多采多姿。每周只要固定買菜一次,每次花兩到三個小時整理食材,就能換得未來至少一周都能快速上菜,確實省下時間和金錢,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模式。

我的食材管理法很符合現代的職業婦女或忙碌上班族,很多人說他們下班後都已經累得半死,根本沒力氣煮,回到家光是處理食材就耗掉很多時間,餐後還要洗碗、清理廚房,往往到十點甚至更晚都還沒辦法休息。也有人說覺得自己煮沒有比較便宜,因為每次都會吃不完而放到壞掉,丟掉的比吃掉的多而覺得划不來,就問我難道沒有這些問題嗎?其實還真的沒有,因為我習慣利用周末買菜回來的空檔把食材處理好,平日回到家後只要取用當餐份量,快速上菜絕對不是難事,而且是滿足全家人吃的量。

「切好、調味、分包」除了讓我充分感受到下廚的便利性,而且完全不用煩惱要做什麼料理,每餐也不會慌張備料及烹煮。真的像母親教我的那樣,聽到孟爺下班開門的聲音,再進廚房把食材放進鍋裡烹煮,用另一個爐子炒青菜,十五到二十分鐘內讓熱騰騰飯菜上桌。所以,孟爺跟朋友說我都把食物直接放下鍋煮而已,是事實,但還好他沒說,其實滿好吃的。

很多人對於買回家的食材沒有做規畫,大多隨便分包就放冰箱了。但我在買食材前就已經規畫好菜單或烹煮方向,例如:這周打算要帶便當,也想煮火鍋,就會先備好料,回家後精準分包成每餐可以吃得完的份量,就算臨時想改菜單也沒問題。

激發另一半料理潛力

做好食材管理,還能讓你的家人也學會輕鬆煮!孟爺快退休的時候,我驚覺到我們漸漸變老,未來一定會面臨有一方變成照顧者,或變成一個人生活的時候。我擔心長期當慣大爺的他,萬一只剩他自己過日子的話會很淒慘,也擔心他退休後變成像日本太太說的「大型垃圾」或「下流老人」。

所以,為了我也為了他,我覺得有必要訓練他變成全能主夫,除了一般環境的維持打理外,會煮三餐更重要!我本來企圖讓他變成大廚。結果,他完全沒有未來會被嫌棄的危機感(難道老男人都沒有想要改變的危機意識嗎?)起初,他完全排斥我的買菜訓練,一進超市,就像痴呆老人般眼光呆滯,甚至連廚房都不肯進。沒辦法,我只好放棄訓練他當大廚的念頭,讓他在旁邊陪著我就好。我把菜洗好切好,放入鍋中,讓他幫忙翻炒及加鹽調味的工作,結果他非常稱職地把青菜炒好。雖然盛盤時差點燙到手,但我心裡默默覺得不錯,他跨出了第一步。

後來有一次,我在做炸物時臨時要接電話,請他接手幫我留意翻面,結果沒想到他炸得非常漂亮,顏色均勻且外皮酥脆、裡頭多汁。我就抓緊機會,從此把所有的翻炒工作全交給孟爺。因為我發現,與其要勉強一個當了幾十年大爺的人成為大廚,還不如讓他當個非常有成就感的翻炒大師。

就這樣,食材備料我來做,烹煮和調味工作交給他。日後,他只需要聽指令,把食材一一放入鍋再煮到完美狀態,我就可以準備擺盤上桌等吃。甚至,我在外面工作時,也能遠端遙控他幫我煮,回到家後,就有熱騰騰的佳餚等著我。有時我生病了,他還會煮稀飯、煎荷包蛋、炒個青菜,甚至會切芭樂(會去籽的那種)、削蘋果(不像以前傻傻地把蘋果削得超大塊)。

原來,食材管理有激發另一半的功能啊,必須多加善用!當他能幫忙煮的菜式愈來愈多,我就知道他漸漸具備了照顧自己和我的能力,這全都是因為食材管理的影響!

(摘自《我把冰箱變財庫》,幸福文化出版)

【作者簡介】

楊賢英

食材保存研究家。原本是紙藤手作專家,沒想到讓省錢家事成為斜槓事業的不專業主婦,在上遍各大媒體談食材保存術、居家收納點子、環保DIY妙招後,成為累積超過千場講座與教學的綜合家事實戰講師。目前是中廣「理財生活通」每月來賓,分享菜市漲跌觀察與採買心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