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研究層面 中大開拓北極研究「新藍海」

曾博群 |2023.08.17
548觀看次
字級
國立中央大學北極探索隊,除地球科學相關領域之科學家,另甄選高中地科老師參與。圖/中央大學提供

【記者曾博群台北報導】北極受到溫室效應、氣候暖化,冰川消融速度加快,中央大學持續扮演北極研究領頭羊角色,邀請國內大學研究團隊參與,今年暑假共有三梯次遠赴北極研究,除擴大研究層面之外,甄選高中地科老師參與,藉由不同的研究任務挑戰,期對人類所面臨的氣候變遷威脅有所貢獻。

日前由台灣大學、澎湖科技大學、中央研究院和中央大學等9位成員所組成的第一梯次探索隊伍,已完成在Kaffioyra波蘭野外工作站的相關研究工作,並與第二梯次團隊圓滿交接,第三梯次團隊也預計在8月18日到達北極工作站。中央大學波蘭籍張文和助理教授在三年的北極探索合作計畫中,扮演居中協調的關鍵角色,使得各團隊能在當地順利展開各項研究工作,功不可沒。

中央大學的電磁地球物理團隊,今年由地科系張竝瑜教授領導的探測團隊,運用地電阻斷層掃描、透地雷達探測等技術,對於北極永凍層的變化進行持續監測。今年還新購置寒帶透地雷達,對於冰川內容進行掃描,希望了解冰川與永凍層之內部結構與歷年變化,提供氣候變遷研究之重要參數與印證。

另外,中央大學大氣系王聖翔教授今年首次參加北極探測計畫,他攜帶多部自主研發的儀器設備,包括無人機大氣探空系統、大陽輻射計、大氣熱擾動儀、地表熱通量儀、PM2.5和二氧化碳感測器等。

王聖翔教授說,北極的暖化速度比全球其他地方快上4倍,其中海冰、冰川、地表及大氣之間的熱交換機制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希望透過這些儀器量測資料,可以進一步解釋融化的海冰、消失的冰川下,極區暖化加速的導火線。

今年另邀請兩位高中地科老師隨隊同行,桃園高中林士然老師說,回顧地球過去幾次冰室氣候的成因及溫室氣候的回歸,發現浮游藻類其實是一個重要關鍵,因此想以此為主題進行相關研究工作。新北高中許舜婷老師則計畫搜集北極當地的氣體,與台灣的氣體作比較,討論北極凍土融化之後可能對氣候變遷造成的影響,希望回國後在課堂上分享給學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