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劉俠逝世20年 「生之歌」聯展看見永不放棄的精神

曹麗蕙 |2023.08.16
1121觀看次
字級
伊甸基金會8月18日至9月3日,將在中正紀念堂舉辦「生之歌-身心障礙創作聯展」,圖為來自伊甸愛悅養護中心胡馨文的拼布作品《花季少女》。圖/中正紀念堂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今年是伊甸基金會創辦人、作家劉俠逝世20周年,為延續她愛人的精神,伊甸基金會8月18日至9月3日,在中正紀念堂舉辦「生之歌-身心障礙創作聯展」,展出旗下9個單位身心障礙者,以杏林子(劉俠筆名)著作中的嘉言為內涵所創作的作品,內容形式多元,有燒烙畫、編織、漆器、手抄紙、木雕、拼布、油畫等,讓社會大眾看到身心障礙者「永不放棄」的精神。

在「生之歌」展場中,映入眼前一幅傳統漆藝的畫作,是一位小男孩抱著燭火,眼神充滿希望燭火散發出來的光,點亮自己,也照亮周圍。這是出自樹林彭福小作所小伶之手,有自閉症類群障礙與憂鬱症的她,以劉俠的文字:「愛,是黑夜中的火種,同時給你溫暖和光亮。」為主題來創作。小伶分享,覺得自己很像畫中的小男孩,雖然身處黑暗中,但只要有一點點光,就能支持自己繼續走下去,她希望將在文字中所受到的溫暖與安慰,與大家分享。

有自閉症類群障礙與憂鬱症的小伶,以劉俠的文字:「愛,是黑夜中的火種,同時給你溫暖和光亮」為主題,創作出漆藝作品。圖/中正紀念堂提供

來自伊甸愛悅養護中心胡馨文,因中風而下半身癱瘓,這次將展出拼布作品《花季少女》,她在宣傳影片中表示,「希望大家可以看到身心障礙者的毅力,跟永不放棄的精神,它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個真實的行動。」

伊甸文創專員溫家惠表示,這次聯展設計是依不同單位特色,以及各個服務對象的專長來規畫,像彭福小作所長期發展木雕工藝,便結合漆藝作為新挑戰;而位在淡水的中正小作所,讓學員自製手抄紙,並將嘉言呈現其中。另外,提供身障照顧服務的頭前庄日照中心,則以紋流畫創作,讓身心不同狀態的身心障礙者都能參與其中,「期待聯展能鼓勵更多身心障礙者勇敢站上舞台,展現自我。」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