黴菌 亦友亦敵

文/楊婷婷  |2023.08.15
665觀看次
字級
圖/123RF

文/楊婷婷

你知道嗎,醬油、味增、豆瓣、豆腐乳、紅糟以及起司等食品,都是在食品中加入不同種類的黴菌所製成的,又比如知名的抗生素,盤尼西林(青黴素),也是從青黴菌中提煉出來的,所以黴菌絕不是只有害處,黴菌存在於大自然中,最主要的角色就是分解者,自然界也因為有黴菌的存在,萬物才能生生不息地循環著。

直接間接 破壞健康

但是我們好像比較會看到黴菌帶來的害處,如浴室牆上的黑色一點一點,或是換季棉被的潮溼氣味,以及冰箱裡的食物長出綠色的毛,這時一般人可能都會大喊:「唉呦!黴菌怎麼又來了!」以食物發霉來說,是因為黴菌會分解食品中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等,它的最大目的是為了獲取自己所需要的營養,但是當食品一旦變質,過程中所產生的種種物質,會嚴重影響人體的健康。

惱人的黴菌的確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常出現,我們的全身上下,甚至體內、呼吸系統,也都有機會感染黴菌,或經由口或食物進入體內,久了可能引發大病,的確很可怕。由於黴菌的孢子體積非常小,而且很容易飛散,它的孢子以及其代謝物很容易成為人體的過敏原。而有些以黴菌為食的生物如:姬薪蟲、嚙蟲、螨等,它們本身與排泄物,也是人類過敏的一大原因,這些生物不只吃黴菌,還會協助黴菌散播,對人體的呼吸道造成相當大的危害。

維護環境 降低發霉

但是只要滿足發霉的3種條件,就可能利於黴菌生長,分別是營養、溫度和溼度。當黴菌的孢子平時飄散在空氣中,一附著到各種東西上,生長條件適合時,便會開始繁殖,所以相對的,只要抑制黴菌的生長條件,也就不會有黴菌出現。以溫度而言,我們可盡量控制不讓黴菌的生長溫度(最適合20〜30℃的潮溼地方生長),平時可開窗,讓室內保持空氣流通,降低溫度,也盡量用布擦乾沾有水珠的環境,來抑制發霉的溼度需求,最後盡可能將環境打掃乾淨,切勿殘留灰塵、皮屑、水垢、肥皂垢、油脂等,以減少黴菌營養源,就能阻止黴菌滋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