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匯碳ESG媒合平台 最快9月上線

 |2023.08.15
949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因應2050淨零目標,針對難以消減的碳排,將由碳匯達成碳中和,選項之一即為森林碳匯;農業部林業署署長林華慶昨表示,最快9月底成立森林與自然碳匯ESG專案媒合平台,以符合企業ESG需求。

近年出現企業搶種樹「漂綠」、優化ESG報告,綠色和平研究員秦書淮就指出,現階段國內森林碳權抵換的方法學和計算仍未出爐,無法準確算出碳匯的實際減碳效益;台灣排碳大戶就算拚命種樹、淨灘,對現階段減碳目標幫助有限,關鍵仍在於企業工廠製程要減少碳排、建置再生能源,從企業內部根本減碳,才能真正淨零。

金管會規定實收資本額逾20億元的企業,需定期公布ESG永續報告書,加上國際對淨零減碳的重視,許多企業亟需購買碳權或碳匯;林華慶表示,碳權由環境部主管,林業署掌管業務為森林碳匯及自然碳匯,待凝聚共識後,最快9月底、10月初就會成立森林與自然碳匯ESG媒合平台。

林華慶說明,該平台第一階段會以國有林地為主,企業僅能認購碳匯的9成,剩下1成的碳匯將由農業部持有;第二階段再納入公有地,若民眾有造林需求的私有地也可申請加入。

未來如移除外來種、台灣黑熊野放長期追蹤等森林碳匯及生物多樣性衍生自然生態ESG方案,都將列專案,供企業上網認購。

另考量竹林翻新較快,且可供國內竹材使用,透過每4年一次筏栽,可穩定取得碳匯,林業署今年底會向環境部提出竹林經營碳匯方法學;而森林碳匯,企業則需投入至少20年,再依方法學推估二氧化碳蓄積量,向環境部申請碳權。

林業署、國家公園  合作共享資源

另外,農業部林業署昨正式揭牌,由於改組前就因保育業務與國家公園重疊競合,易有三不管地帶,引發不少爭議;林業署長林華慶表示,野生動物保育部分已與國家公園合作,避免資源重置,其他保育也能跨區重整。

林華慶坦言,國家公園主要是太魯閣、玉山及雪霸等3個高山型國家公園,與國有林區幾乎100%重疊;野生動物保育方面,如台灣黑熊一年的活動面積可達幾10公頃,移動範圍會跨越國家公園及國有林,林華慶強調,從玉山、雪霸國家公園開始,不重複設置生物監測相機的樣點,並共享資源,讓投入的資源達到最大效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