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當下 循環藝術觸動人心 |2023.08.16 語音朗讀 1286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穆斯伯格收集路邊石頭,排列成圖案、符號,拍攝成藝術照。圖/取自穆斯伯格IG穆斯伯格把路邊的羽毛排成療癒的圓圈。圖/取自穆斯伯格IG穆斯伯格將自然視為一個藝術空間,圖為他將撿拾的樹葉,設計成臨時斑馬線。圖/取自穆斯伯格IG穆斯伯格說,石拱門可以持續數月,也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倒塌。圖/取自穆斯伯格IG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瑞士藝術家穆斯伯格(Ivo Moosberger)為了創造各種自然藝術作品,日前在瑞士一路走了10個月,步行距離長達6000公里,過程中甚至瘦了9公斤。在這段旅程,穆斯伯格將看見的石頭、花朵、樹葉、積雪等都當作創作素材,雖然作品只要颳一陣風或下一場雨,就會破壞他花好幾個小時完成的成品,但這也是他認為大地藝術最有魅力的地方──作品成為大自然循環的一部分。他說:「只要用心觀察,美麗的事物、風景就在腳邊。」今年49歲的穆斯伯格表示,他小時候就對自然、季節變化著迷,旅行時總是帶很多貝殼、石頭、木頭之類的東西回家,「某一天,我意識到大自然的所有小寶藏,都會因為數量累積而失去價值。當最美麗的石頭放在房間,而不是河床上時,它就會失去光采」。正因如此,穆斯伯格20歲後,開始背著帳篷、背包在大自然中露營,他也曾騎腳踏車到中東及西藏,利用腳邊的石頭建造石橋,或是收集樹葉、花朵或雪來布置圖案,然後拍下照片,帶回家留念,將藝術品留還給大自然。他說,這些充滿挑戰的地方,沒有房屋,也沒有街道,只有自然及創作元素,「在鬱鬱蔥蔥的大自然中,要留下痕跡非常困難」。針對瑞士的徒步挑戰,穆斯伯格說,目的是體會大自然的節奏與語言,而起點就是他的家門;他的背包上除了一些衣物、睡袋、野外求生的工具及小型太陽能板,還有一個黑色茶壺。180顆石頭 排出一座小石橋在這趟旅程,他創作時除了使用黏土、石頭、羽毛、木材、柳枝,也會找一些鮮豔的樹葉、漿果創建圓形、螺旋形等充滿療癒的藝術符號,例如:他會花半天的找尋180顆大小合適的石頭,小心翼翼地排出一座小石橋。談到徒步旅行經歷的困難,穆斯伯格分享,除了必須克服雷雨、焚風、日落,甚至是與動物的邂逅,還包括一些人們熱情的「咖啡邀請」。他說,大部分的人們都對他的冒險感到興趣,但也有不少路過的登山者,看見他正在以石頭慢慢排列一道拱橋時,會好心地告訴他別浪費時間,因為「無論如何,這些藝術品都會倒塌。」藝術品毀滅 也是創作一部分為了拍攝出滿意的照片,他有時會在寒冷的山澗水中站立數小時,或在某個地方停留數天,只希望等到一個合適的光線。這些療癒人心的美照,都是經過他數不清的嘗試、數小時在雨中、雪中的辛苦創作,有時甚至做了一整天,快要完成時卻來了一場暴風雨,一瞬間毀掉所有成果。但他笑說:「自然藝術品的毀滅,也是一種令人興奮的創作過程。如果沒有這種轉瞬即逝的震撼,自然藝術就會失去吸引力。」此外,穆斯伯格在瑞士的徒步旅遊,並未設定路線及目的地,他只是隨心所欲的依照當下心情,決定接下來要左轉還是右轉,「雖然這樣很消耗體力,卻可以讓自己完全歸零、放空,甚至產生成為大自然一部分的念頭」。 前一篇文章 自然匯碳ESG媒合平台 最快9月上線 下一篇文章 金融業使用 AI 首版規範出爐 熱門新聞 01木衛一火山頻爆發 謎團解開了2025.07.0602陸宣布 啟用W121銜接航線2025.07.0703【光影魔術師】碧海藍天的呼喚──戀戀東海岸2025.07.0604【綠手指筆記】療癒系養蘭記2025.07.0605佛光山攜手多倫多大學 合作推廣人間佛教2025.07.0806【特搜啟示】2025.07.0607兆顆氫彈能量 超級閃焰恐釀災難2025.07.0608【人間有愛】從居家防疫看人道精神2025.07.0609【精選書摘】《你就是自己的焦慮處方》 思考無法解決感覺問題2025.07.06106年新低 前5月建物抵押棟數 年減24%2025.07.0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藍色美景透心涼 撫慰人心陸人形機器人 翻轉全球政經 川普:8月1日開徵關稅不延期 藥品恐飆200%屋頂綠革命 城市串聯永續 川普公布14國新關稅 台未入列丹娜絲重創南台灣 2死逾635傷